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刻有4位美国总统的总统山,被誉为美国标志,事实上却是烂尾工程?

热点资讯 2025年09月28日 23:36 3 admin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南达科他州刚建立不久,急需一张能打响名号的名片。

当时一位州历史学家注意到其他地区新建的雕塑很受游客欢迎,灵机一动想到:我们为啥不造个更大的?他专门请来雕刻家伯格勒姆,最初计划雕刻几位西部英雄,可伯格勒姆觉得这类题材影响力有限,提议不如直接雕刻更具国家象征意义的总统,这个想法很快得到认可。

刻有4位美国总统的总统山,被誉为美国标志,事实上却是烂尾工程?

1925年夏天,伯格勒姆在实地考察时,一眼看中了拉什莫尔山那座150米高的花岗岩悬崖,这里的岩体坚硬且形态规整,正是他理想中的创作载体。

但难题随之而来,这座荒山既没有路也没有电,就连徒手爬上去都很费劲,要在上面雕出18米高的总统人像,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刻有4位美国总统的总统山,被誉为美国标志,事实上却是烂尾工程?

1927年,工程正式启动。在荒凉的山脚下,工人们先建起了一个小村子,里面有铁匠铺、工具店和宿舍,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保障。面对绝壁,工人们没有退缩,一点点在山体上开辟道路、修建楼梯,还搭建了缆车。

他们甚至在悬崖上安装了一套由脚车和吊椅组成的升降系统,专门用来运送人员和物资,整个场面不像搞艺术创作,反倒像一场大规模的高山基建工程。

这些都还只是前期准备,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伯格勒姆制作的模型只有1.5米高,而山上的头像要放大到18米,当时没有GPS,没有激光扫描,就连投影仪也因为山体过大无法使用,怎么把模型精准放大到山体上成了关键问题。

伯格勒姆从古希腊的点线仪中获得灵感,改造出一套放大系统,先在模型上量好每一个点位,将数据统一放大12倍,再把成千上万个坐标精准标记到悬崖上,工人们只需按照标记钻孔,再把中间的石头敲掉,就能逐步勾勒出雕像的轮廓。

刻有4位美国总统的总统山,被誉为美国标志,事实上却是烂尾工程?

定位问题解决后,真正的雕刻工作才开始。整个过程更像是采矿作业,工人们先用炸药炸出大致轮廓,再用30公斤重的风钻雕刻细节。他们每天悬在百米高的悬崖边,耳边是风钻持续的轰鸣声,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为了在摇晃中保持稳定,有人给风钻绑上链条固定,有人干脆用脚顶住钻头,就这样一点点把坚硬的花岗岩凿出人脸的形状。

要让石像真正出彩,光有轮廓还不够,最考验功夫的是眼睛部分。普通石像常因为眼神处理不当显得空洞,伯格勒姆有自己的办法:他先在眼窝深处凿出阴影,又在瞳孔位置刻意保留一小块方石作为高光。这样一来,远远望去,总统的眼睛就像真的在发光,显得炯炯有神。

刻有4位美国总统的总统山,被誉为美国标志,事实上却是烂尾工程?

工程持续推进了14年,可随着二战爆发,美国所有资源都转向了前线,这项浩大的工程不得不被迫终止。原计划要刻到腰部的雕像,最终只完成了头部,设计中的秘密墓室也只挖出了一个雏形。几年后,伯格勒姆带着遗憾离世,谁也没料到,这个看似“烂尾”的工程,后来会火遍全球。

如今的总统山,不仅成了世界级地标,更成了南达科他州的金字招牌,每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一群原本不懂雕刻的矿工,凭着炸药和风钻,在百米高空玩命施工14年,期间没出过一次致命事故,最终把一座荒山变成了世界级景点。

这样的“烂尾”项目,说它是史上最成功的,一点也不为过。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