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3日 15:37 4 cc

1948 年,有个叫赫里斯托斯・帕帕基里亚科普洛斯的希腊数学家,背着一脑子庞加莱猜想的想法,从战乱的祖国跑到了美国普林斯顿。

那时候的普林斯顿可不是一般地方,二战刚结束,这儿成了拓扑学的研究中心,怀特黑德、莱夫谢茨这些大牛都在这儿扎堆儿。

帕帕来这儿就一个目标 , 把庞加莱猜想给证出来,这哥们的时间管理严到能当闹钟用。

每天早上八点准点出现在餐厅吃早餐,八点半准点扎进研究里,十一点半又准时去吃午饭,下午三点还得去休息室喝个下午茶,一分一秒都不差。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当时有个叫卡佩尔的博士生,说每天上学都能在同个地方看见帕帕,连路过的时间都快得能校准手表。

帕帕还总拎着个棕色小公文包,里面装的全是研究资料,谁都不让看,走路上还爱自言自语,手舞足蹈的,跟自己唠数学题似的。
普林斯顿后来想请帕帕当教授,给的条件还挺松,一周就上三小时课。

本来以为他会答应,结果他直接拒了,说就想当研究员,一门心思琢磨庞加莱猜想。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如此看来,他是真把所有精力都投进去了,租了个公寓,除了吃饭喝茶,基本不出门,后来大家都叫他 “苦行僧”。

有次卡佩尔想跟他一起吃午饭,他扒拉两口就往研究室跑,生怕耽误一点时间。

不过帕帕也不是完全没消遣,他主治医生让他偶尔远离数学,他就每周固定去看电影,不管是儿童片还是喜剧片,坐最后一排就看,权当给脑子放个假。
本来以为帕帕就这么一门心思冲终点了,结果没几年,普林斯顿来了个德国年轻人,叫沃尔夫冈・哈肯,也是奔着庞加莱猜想来的。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那时候哈肯还没后来那么有名,后来他跟人一起用计算机证出四色定理才火的。

当时帕帕因为证出了 “德恩引理”,早被学界当成 “最接近猜想的人”,哈肯一来,俩人就有点暗暗较劲的意思。
哈肯后来还闹过一次乌龙,他有回觉得自己把庞加莱猜想证出来了,不少顶级数学杂志都找他,说能跳过审查直接发。

本来他都快同意了,结果提交前两天,发现论文里有个大错,赶紧撤了,这事可把帕帕坑惨了,连续三晚没睡着,气得不行,觉得哈肯太急了。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不过哈肯也挺无奈,自己发现错误总比被别人指出来强,从那之后,哈肯就有点转性子了。

他本来想接着证猜想,后来发现路子走不通,干脆想反过来找反例 , 证明庞加莱猜想是错的。

他还想用计算机算,那时候计算机还不普及,他觉得运气好能算出个 “非球形宇宙也能收回绳子” 的例子。

有次他跟帕帕说这想法,帕帕脸一下就白了。毫无疑问,对帕帕来说,猜想要是错的,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跟信仰塌了似的。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再后来,帕帕得了胃癌走了,大家在他公寓里发现本 160 页的遗稿,有一章标题写着 “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可后面全是空白。

挺唏嘘的,他到最后也没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哈肯呢,在帕帕走后一个月,就跟人一起证出了四色定理,也算从 “庞加莱病” 里走出来了。

当时被庞加莱猜想坑的可不止他俩,伯克利还有个叫约翰・斯托林斯的数学家,跟这猜想耗了大半辈子。

后来佩雷尔曼证出猜想,他还不太信,说 “我不谈数学,只弹钢琴”。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后来好不容易说通他拍段钢琴视频,他坐到钢琴前,拿出本破乐谱就弹,曲子听得人有点揪心,结果弹到一半突然停了,冒出一句 “不知道庞加莱自己知不知道,他这猜想坑了多少人”。

他还拿出篇旧论文,叫《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失败之路》,里面写着数学家总在证明里找不着漏洞,要么是太兴奋,要么是怕失败。
搞不清这些数学家图啥呢?明明知道难,还一门心思扎进去,帕帕放弃了教授职位,哈肯差点陷进暴食症,斯托林斯最后靠钢琴释怀。

但仔细想想,他们追的可能不只是一个猜想。

追 “鲸” 者悲歌:20 世纪 50 年代庞加莱猜想的生死较量

庞加莱不是说过 “这个问题必将引领我们到达那遥远的世界” 吗?对他们来说,琢磨这个猜想的过程,或许比证出来更重要。
说到底,20 世纪 50 年代这些数学家,就像追着白鲸的船员,庞加莱猜想就是他们的 “莫比・迪克”。

有人没追上,有人转了方向,有人带着遗憾停下,但他们这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比最后谁证出来更让人记得住。

毕竟搞数学这事儿,有时候过程里的执着,比结果本身还珍贵。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