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8日 06:38 3 admin

9月16日来自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 11 国的 12 位记者专程来到来到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

他们围着指挥中心的电子屏驻足,跟着教练体验无人机操控,眼神里满是好奇,都被中国的黑科技所震撼。

就在两个月前的 7 月 18 日,基地刚完成低空物流航线首飞,载货无人机 15 分钟便完成 17 公里跨区域运输,让 “空中快线” 从概念变为现实。

全球无人机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可不少地方还困在 “试飞难、落地难” 的瓶颈里,为什么中国能在这片低空领域率先突破?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从亲身体验到全球瞩目,中国低空经济实力出圈

在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空旷场地上。

格鲁吉亚 ForYou 传媒、JAKO 电台首席执行官兼主编塔拉赫切夫・米哈伊尔,正握着大型无人机的操控杆,在教练的指导下缓缓推动操纵杆。

随着无人机平稳升空,他眼中难掩兴奋,体验结束后,米哈伊尔直言,试飞基地这样的基础设施太重要了。

“如今无人机领域发展太快,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层出不穷,这里能为所有设备提供专业检验;更关键的是,在绝对安全的环境里,有专业人士指导驾驶,这种学习机会很难得。”

同样被震撼的还有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首席执行官巴巴耶夫・纳西米。

从低空综合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前,到无人机巡检的演示现场,他全程专注。“

以前只在新闻里听说中国无人机应用广,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远比想象中厉害。”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纳西米指着屏幕里无人机识别非法采砂的画面,感慨道。

不管是城市交通管理、农业监测,还是森林防火,这些创新应用让他真切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潜力,“整个过程都让我印象深刻”。

国际媒体与智库也对中国低空经济投来关注目光。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在报道中指出,全球很多地方的配送无人机还停留在科幻层面。

中国却已让技术落地,去年中国无人机配送的包裹量就达 270 万件这其中还是不含餐饮外卖。

日本 “地缘经济研究所” 则注意到,2024 年中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中。

有 29 个在年度工作报告提及 “低空经济”,湖南发放低空旅游消费券、黑龙江支持相关企业研发等举措,都展现出中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决心。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从通信感知到智能管理,基建破解行业痛点

走进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5G-A 通感一体基站是绕不开的 “科技明星”。

基地副总经理张弛曾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它的作用:“就像蝙蝠的声波系统,既能和同伴对话,又能通过回声感知周围。”

确实,这款基站在通信上实力出众,传输速度是传统 5G 的 5-10 倍,容量提升 10 倍。

即便在复杂天气下,信号穿透力也极强,能稳定传输高清视频与控制指令;

更厉害的是它的感知功能,能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散射特性,为空域建立高精度实时三维动态地图,精准掌握无人机位置与周边环境,为多架无人机协同作业筑起安全屏障。

国内首个 5G 网联版无人机自动方舱,则解决了行业 “老大难” 的续航与管理问题。

这个看似普通的舱体,实则是无人机的 “智慧巢穴”,它能隔绝外界极端温度,为精密的无人机提供稳定停放环境;无人机返航后,它还能自动完成起降对接、无感充电与数据回传。

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个方舱,无人机标准作业能实现全无人化,非标作业可减少人工参与,真正做到 7x24 小时不间断值守。

基地在技术细节上的打磨同样亮眼。为解决传统无人机数据链易受干扰的问题。

基地引入中国电信自研的 “天枢设备”,依托 5G、4G 信号保障数据传输稳定。

“星巡平台” 的应用,则让空域管理更智能 —— 它能规划航线、实时监管,还遵循 “先水后陆、避开人口密集区” 原则降低风险,搭配三色标注分区管理,秩序井然。

此外,基地正推进量子加密技术应用,通信基站可同时支持上千台无人机运行,全方位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从试飞保障到产业集聚,全链条助力企业成长

“以前每次试飞,都要带着设备开车跑几百公里,光运费和人工成本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入驻基地的故源科技相关负责人,至今记得过去试飞的困境。而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基地不仅为企业提供专属试飞空域,还协助办理复杂的飞行任务审批手续,让企业告别 “长途奔波试飞” 的历史。

如今故源科技在基地内就能完成测试,来回成本节省近三成,试飞排队周期也大幅缩短,原本需要半个月等待的数据,现在一周内就能获取,研发与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除了基础试飞保障,基地还搭建起 “试飞 - 检测 - 改进” 的完整服务闭环。

其联合中国试飞院、西安质量技术监督研究院组建的试飞检验检测中心,成了企业的 “技术诊断室”。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无人机完成试飞后,中心能快速出具详细检测报告,精准指出性能短板,小到电池续航不足,大到导航系统偏差,都能给出优化建议。

同时,基地推行的 “测试 + 培训” 双轮驱动模式,还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上半年培训的 40 余名飞手中,39 人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资格证书,这些持证飞手不仅填补了企业人才缺口,更规范了行业操作标准。

截至 2025 年 8 月底,基地已累计服务企业 73 家,安全飞行 273 架次,12 家入驻单位涵盖无人机生产、研发、培训、巡检等全链条领域。

为了推动产业集聚,基地还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对研发型企业提供场地租金减免,为市场推广阶段的企业对接合作资源,甚至协助申请专项补贴。

这种 “扶上马再送一程” 的服务,让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每一步都有支撑,逐渐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从物流破冰到规范发展,低空经济开启新图景

今年 7 月,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低空物流航线首飞,让 “无人机送快递” 从想象走进现实。

此次首飞并非偶然,背后是 5G-A 通信网络的实时传输、“星巡平台” 的精准空域规划。

以及自动方舱的续航保障,三者构成的 “通信 - 监管 - 续航” 技术三角,为商业化运输打下坚实基础。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与高新三期之间。

将逐步开通多条低空物流航线,生鲜、急救药品等时效性要求高的物品,有望通过无人机实现 “半小时送达”,彻底重构传统地面物流的配送格局。

在推动商业化的同时,基地也在为行业规范发展探路。

工作人员会模拟暴雨、强风、复杂地形等极端场景,对无人机进行反复测试,从飞行稳定性到应急避障能力,逐一验证优化。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通过这种 “提前试错”,有效提高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同时,基地还联合相关部门研究低空飞行安全运行规则,比如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航线避让标准等。

这些探索形成的经验,正为全国低空经济监管提供 “示范样本”,契合国家发改委 “全国一盘棋” 的发展要求,避免地方盲目跟风建设。

它涵盖直升机旅游、小型航空器驾驶、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等广泛领域。

仅核心装备制造就需要发动机、电池、导航系统等上百种零部件支撑,能带动上下游数十个产业发展。

基地的持续运营,不仅培育了本地低空经济生态,更能创造大量新型就业岗位。

从无人机研发工程师到低空交通管理员,从飞手培训师到物流调度专员,一个围绕 “天空经济” 的新职业版图正在形成。

西咸试飞基地曝光,从试飞难题到低空物流,引多国记者惊叹

结语

细雨中的无人机、智能方舱的微光、国际记者的惊叹,共同勾勒出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鲜活图景。

它以硬核技术破解行业痛点,用全链条服务赋能企业成长,更以规范探索引领低空经济未来。

这座位于陕西的 “天空试验场”,不仅是中国低空经济崛起的缩影,更承载着科技改变生活、产业带动发展的深层价值。

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这片低空之上,必将绽放出更璀璨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