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又开始“放风”了,一会儿对着媒体说自己明年年初要去中国访问,还斩钉截铁地说“收到了中国的邀请”;一会儿又抛出个所谓的“厚礼”——说要考虑撤回...
2025-10-26 0
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广泛共鸣与愤怒。
他在微博中描述了自己在深圳机场登机时的经历:升降车停在客舱门口,但与舱门地板之间却有25厘米的落差,导致他的轮椅推不进去。
25厘米的问题只是表面,“人心不够柔软”却始终是我们的疑难。
所以我们看到,更恶劣的是司机居然没有上前帮忙,也没有调整升降板高度,而是冷眼旁观着郑智化“连滚带爬”地进了飞机。那一刻,他不仅是在和机械落差抗争,更是在和冷漠的人心搏斗。
对此黑噪音想吐的第一句槽是:他可是郑智化哎,怎么可以这么冷漠!
想吐的第二句槽是:即便他不是郑智化,也应该得到尊重和帮助!
这25厘米的落差,不只是技术上的误差,更是一道文明的鸿沟。中国公共设施的无障碍人性化,早就应该饱受诟病了。只不过,这一次郑智化帮助大家出了一口气。
坦白讲,就笔者自己的经验而言,全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咱们的无障碍设施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尽管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多、最新的漂亮机场、高铁站,但就人性关怀的温度而言,差距还很大。
不久前笔者去了泰国曼谷,在素万纳普机场一下飞机,就看到许多为残障人士服务的轮椅,以及许多工作人员正在推着残障人士穿行、帮助他们乘机。
在欧洲,尽管基础设施老旧,但盲人独自乘坐地铁、残障人士独自公交出行,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我们的基础设施中,坡道、电梯、盲道、语音提示、专座,这些符号式的配置几乎随处可见。但在这些硬件背后,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尊严的人道主义精神。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从来都不只是“方便”,而是“平等”,更不是“施舍”,而是“权利”。
但在现实中,这些理念在太多场合都被简化为一种“政绩指标”或“形象工程”,只要弄上了就行。
无障碍设施都会建,但是否有人管理,却常常被忽略。它们都在,却从未真正服务过那些最需要它们的人。
因此,我们的无障碍设施问题并不是“有没有”,而是“有没有在用”。
设施齐全,但态度冷漠,这正是郑智化事件最让人心寒的地方——司机完全有能力帮忙,但他选择袖手旁观这恐怕已经是多年积攒的陋习。
从25厘米的差距和司机的态度可见,机场虽然有无障碍设施,但根本没有落实到服务细节。
这并非个别现象。咱们的公共管理体系中,责任往往被细化到每一个流程,但“体贴”与“温情”却被系统性地排除在外。
工作人员被考核的,往往只有“别出差错”,他们担心的更多是担责任,而不是热心帮助。
在这样的环境中,多做一步意味着可能会“惹麻烦”,于是,很多人宁可冷漠,也不敢主动。
一个小小的举动——帮人推一把、说一句“我来扶您”——都被不成文地消解掉。
事实上,民航局早已明确要求,机场必须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旅客的全流程无障碍出行;也早有《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要求公共设施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服务。
但这些规定在很多时候,只是“文件上的文明”。它们写得很细,却执行得很浅。因为制度之外,还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一群真心相信“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的人。
反观一些这方面做得好的国家,无障碍设施并不只是为了残疾人存在,而是社会文明的共同体现。
在美国,轮椅乘客从值机到登机,全程都有工作人员陪同;在日本,地铁站的职员会提前准备可移动坡道,确保乘客顺利上下车;在欧洲的许多城市,盲道旁的建筑入口、信号灯声响、电梯宽度都经过精心设计。
更重要的是,那些普通的服务人员不会觉得这是额外的任务,因为在这些社会里,人道主义不是“政策要求”,而是一种文化习惯。
一个尊重弱者的社会,才是真正安全的社会。
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刻成为“弱者”:生病、受伤、年老、带小孩……无障碍,不是为少数人准备的,而是为所有人铺设的安全底线。
郑智化这次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响,是因为他是一位公众人物,但无数普通残障者也面对同样的尴尬,却没有发声的渠道。
社会的冷漠,就是在这样的“沉默大多数”中逐渐被正常化的。
25厘米的高度差,也许可以在一次复盘后调整到位,但真正的“文明高度差”,不是一天能弥合的。
文明需要教育,需要制度性的落实,更需要文化的长期浸润。一个社会是否文明,不在于能建多高的楼、修多快的地铁,而在于它是否能让最弱的一群人,也能平等、体面地生活。
2025年了,郑智化却依然在为简单的上飞机而挣扎,这很显然是公共服务严重的失责。
文明的考题,往往藏在最细微之处。那25厘米的落差,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测量出一个社会的人道深度。硬件的缺陷可以一夜之间修复,但一颗人道主义的心,需要一代人的培养。
郑智化的“星星点灯”可以照亮他的前程,却无法照亮那25厘米的差距——这是来自残障人士的怒斥,更是社会尊严意识的残缺。
相关文章
最近特朗普又开始“放风”了,一会儿对着媒体说自己明年年初要去中国访问,还斩钉截铁地说“收到了中国的邀请”;一会儿又抛出个所谓的“厚礼”——说要考虑撤回...
2025-10-26 0
8月第一天,木星像一辆加满油的顺风车,直接开进巨蟹座的事业宫,车门上写着:只接4个月,过时不候。 想上车的人,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准备好把“幕后功臣...
2025-10-26 0
10月25号到31号这礼拜,属猪的人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整体看日子过得稳,但得留意身边小变化,工作也许有好消息,之前努力有回报,还可能被领导或同事...
2025-10-26 0
“站那儿发呆也能治病?”上周,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室里,一群穿白大褂的人围着一群穿运动服的人,后者啥也没干,就两脚平行、膝盖微屈、双手抱球似的站着。十分...
2025-10-26 0
“晚饭吃对了,裤子松两格。 ”这话听着像微商口号,却是北京朝阳某互联网公司最近最出圈的“减肥暗号”。 行政部的小姑娘把晚餐打卡群改名“日落前收工”...
2025-10-26 0
据第一财经报道,距离11月5日只剩不到两周,美国最高法院那场关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听证会已经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这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三权分立终极对决”的...
2025-10-26 0
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广泛共鸣与愤怒。他在微博中描述了自己在深圳机场登机时的经历:升降车停在客舱门口,但与舱门地板之间却有25厘米...
2025-10-26 3
“30公里后撞墙,不是腿废了,是油表提前亮红灯。”上周日,亦庄滨河公园,老魏第11次刷30公里LSD,配速545,心率压到138,看起来稳得一批。结果...
2025-10-26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