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号中午12点03分48秒,太阳走到黄经225度位置,立冬才算正式开始,不是说一到11月7号就算冬天了,要看太阳在天空中的具体方位,这...
2025-11-07 0
编辑:康康
11月4日,被西方媒体冠以“史上最有权力美国副总统”的迪克·切尼因病离世。尽管只是个副总统,但是切尼在权力场上却能呼风唤雨,更是将美国的行政权力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而他倾尽一生、耗费巨大心血打造的那套“总统至上”权力机器,被特朗普完整继承并拿来使用。
看起来,切尼和特朗普之间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在切尼离世后,白宫那边反应相当冷淡,除了按规定降半旗外再无动作,特朗普更是连个悼词都懒得念。
那么这二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恩怨纠葛?特朗普又为何对他的离世如此无动于衷?
这个原则听起来很简单:如果一个潜在威胁发生的概率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但其后果是灾难性的,那决策者就必须把它当作百分之百会发生来应对。
在9·11事件后美国社会的巨大创伤和集体恐慌中,这个原则被时任副总统的切尼奉为圭臬,并迅速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
他言辞不多,偏好在幕后运作,却凭借这套逻辑,成为了小布什政府内部影响力巨大的“影子总统”。这把思维的利刃,第一次大规模向外挥舞,就对准了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
在切尼的眼中,萨达姆政权就是那个必须被预防性清除的“百分之一威胁”。
他和他主导的鹰派班底,开始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乃至全世界宣扬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示其与9·11的恐怖分子有关联。
当时,切尼自信地预测,美军进入伊拉克将会受到当地民众“作为解放者”的热烈欢迎。然而,战争的结果却给了这份自信一记响亮的耳光。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未被找到,这个开战的核心理由最终被证伪,沦为国际笑柄。
这场基于“1%原则”的豪赌,让伊拉克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混乱,近20万平民在战火与动荡中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而对于美国,这场战争耗费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惊人财富,带走了数千名年轻士兵的生命,更严重的是,它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和软实力。
多年以后,当美国面临的威胁不再来自外部的独裁者,而是来自内部的政治撕裂时,切尼令人惊讶地将同一把“1%原则”的利刃,猛然转向了内部。
在他眼中,特朗普对美国民主体制的挑战,构成了新的、同样不容忽视的1%级别风险。
他毫不留情地公开抨击特朗普,称其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甚至在一次竞选广告中直斥特朗普是个“懦夫”。
这看似180度的立场转变,实则贯穿着同样的绝对主义逻辑:无论威胁来自萨达姆还是特朗普,一旦被他定义为对美国根本利益的挑战,就必须以最强硬的姿态予以清除。
这一次,他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的女儿,莉兹·切尼,成为了他最坚定的盟友。
父女二人联手对抗特朗普,形成了一道共和党内极为罕见的风景线。莉兹因担任“1·6国会山事件调查委员会”副主席,并投票支持弹劾特朗普,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
她被共和党同僚们罢免了党内领导职位,并在之后的选举中惨败。
在这场对抗中,年迈的切尼亲自出镜,为女儿的竞选活动站台,这对一个向来不喜抛头露面的人来说极不寻寻常。他对女儿的坚持感到无比骄傲,但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切尼父女付出了被自己政治阵营彻底孤立的代价。
他们被视为「叛徒」和「被放逐的保守派」,从曾经的权力核心,沦为了共和党内的政治孤儿。
1%原则这把双刃剑,为切尼带来了无上的权力,也最终让他品尝了终极的孤独。这份反噬,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上,也贯穿于他的个人生活和政策遗产之中,充满了讽刺意味。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乌克兰问题。当年,切尼是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并将俄罗斯视为必须遏制的威胁,认为将乌克兰纳入北约是保障其安全的唯一途径。
然而讽刺的是,如今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方在停火谈判中提出的核心条件之一,恰恰是要求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切尼当年的主张,无意中埋下了日后冲突的伏笔。
同样的讽刺也发生在伊拉克。他曾以反恐之名发动战争,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如今,美军却不得不承认失败,灰头土脸地从那个泥潭中撤出。这些冰冷的现实,无情地展示了他那套绝对主义逻辑在复杂世界中的长期负面效应。
这种极端的警惕性,甚至烙印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曾因担心心脏除颤器遭到黑客攻击,被远程操控杀害,而特意要求医生关闭了设备的无线功能。
这种对小概率风险的极度防范,正是其政治哲学在个人层面的投射。
就连他71岁高龄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这件事,也因其身份特殊而引发了关于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巨大社会争议,让他从公到私,都活在争议的暴风眼中。
回看迪克·切尼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定义的鹰派,更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叛逆者。
他是一个将个人信念贯彻到底的绝对主义者,用同一套非黑即白的逻辑,去应对外部的独裁者和内部的民粹领袖,并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无论是权力、财富,还是骂名与孤立都坦然接受。
他始终坚称,发动伊拉克战争和使用“强化审讯”等争议手段是正确的决定,从不后悔。
他去世后,小布什的温情悼词、民主党人的口诛笔伐,以及特朗普政府刻意的冷漠,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无人能懂的孤独画像。他既不被昔日的敌人所原谅,也不被今日共和党的“战友”所接纳。
他留下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深刻的警示。
在一个充满灰色地带和复杂变量的世界里,一个信奉绝对主义的灵魂,其最终的宿命,或许就是与全世界为敌,并在赞美与唾骂的夹缝之中,永不和解
相关文章
2025年11月7号中午12点03分48秒,太阳走到黄经225度位置,立冬才算正式开始,不是说一到11月7号就算冬天了,要看太阳在天空中的具体方位,这...
2025-11-07 0
11月5日,一支由10名校级干部组成的日本自卫队军官团抵达了北京,这事放在几个月前,怕是没人敢提前预判。俄罗斯卫星网11月6日就这事做了报道,还点明这...
2025-11-07 0
凌晨两点,手机电量只剩3%,你盯着天花板数羊,数到第两千只,依旧清醒。 再不做点改变,今晚又是白熬,明天开会继续灵魂出窍。 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发完一篇大...
2025-11-07 0
腿缝大得能过地铁,夏天不敢穿牛仔短裤?6月北京白领圈疯传“内侧缝消失术”:HIIT+弹力带+电脉冲,8周把大腿内侧松皮练成拉链。一句话:基因改不了,但...
2025-11-07 0
周一,水星在射手座开始逆行,给巨蟹们带来工作流程上的混乱,未来三周里,要注意健康检查预约和日常作息紊乱。同一天,月亮的和谐相位带来强大自信,个人魅力提...
2025-11-07 0
白羊座,你是不是又攥着劲儿往前冲,盼着11月能凭实力拿下个大目标?别只顾着猛干了!这个月,生活没打算让你一路顺风顺水,反而给你安排了几场“折腾”,全是...
2025-11-07 0
绾青丝,着唐装,执团扇,一步一摇间,仿佛从千年古画中走出的仕女。这不是影视基地,而是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的日常。深秋时节,这里却春意正浓,到...
2025-11-07 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
2025-11-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