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9日 07:36 2 admin

前言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让锂、石墨、稀土等关键矿产成了各国争抢的 “硬通货”。

为抢占供应链先机,加拿大各级政府全力推进矿产开发,却频频打起 “简化环境影响评估(IA)” 的主意 —— 这套本应保障公众、专家和原住民话语权的核心程序,正沦为发展与环保博弈的焦点。而一份覆盖 50 年、227 个拟建项目的权威环评数据库,彻底撕开了监管漏洞与发展焦虑的真实面纱。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监管 “两张皮”:同一项目,联邦与省级数据差一倍

加拿大矿业监管实行 “省级主导、联邦补充” 模式,看似分工明确,实则矛盾重重。IA 机制自上世纪 70 年代建立,初衷是汇集各方意见厘清项目风险与效益,但各级政府始终未形成统一标准。

数据库显示,39 个接受联邦与省级双重评估的项目中,64% 在生产规模、占地面积等关键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

某铁矿石矿场,联邦文件记载日产 43800 吨,省级数据却高达 104000 吨;2005 年一个油砂矿,向联邦申报的占地面积是 23000 公顷,向阿尔伯塔省申报的仅 11000 公顷,差距相当于从一个县域缩至大型牧场规模。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这种差异并非个例。2025 年 10 月,萨斯喀彻温省 Nexgen 能源公司的 Rook I 铀矿项目引发争议。该项目拟建于克利尔沃特河源头区域,2023 年获省级 IA 批准,但当地原住民部落查阅联邦档案时发现,报告中缺失传统领地内 woodland 驯鹿栖息地的专项监测数据,而联邦 IA 规则明确要求这类高生态敏感度区域需补充调查。

双方僵持不下,项目推进被迫暂停,原本想 “加速” 的开发计划,因数据漏洞陷入停滞。

历史档案 “上锁”:想查旧数据?先交 6000 加元

比监管不一致更令人担忧的,是环评信息的不透明。多数省份的公共登记系统要么内容过时,要么操作繁琐,2000 年前的多数项目文件根本无法获取。

研究团队通过信息公开程序申请调阅档案,要么被直接拒绝,要么被要求支付高额数字化费用,最高一笔报价达 6000 加元。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这些 “尘封” 的档案藏着关键价值,包含物种清单、财务预测、利益相关方会议记录等,既能帮企业避开前人误区,也能让监督机构验证 IA 效果。

目前仅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及三个地区拥有可访问且完善的公共环评数据登记系统,研究人员借助这些信息,成功追踪到采矿项目对淡水的影响、审计煤矿财务表现,还考察了环评中性别影响因素的考量。

其他地区的信息壁垒正在制造隐患。

2025 年 9 月底,安大略省某拟新建锂矿企业,因不了解该区域 20 年前的尾矿污染历史,初步勘探中忽略了土壤修复要求。

后续补充评估不仅增加了额外成本,还错过了关键市场窗口期,而这些问题本可通过查阅历史环评档案提前规避。

简化≠加速:那些 “放宽监管” 的项目,大多没成

为让矿产项目更快落地,加拿大不少声音主张 “放宽 IA 限制”,认为繁琐法规阻碍了行业发展。2012 年哈珀政府颁布的《加拿大环境评估法》(CEAA 2012),就明确缩减了需要快速评估的项目范围,试图提高效率。

但数据不会说谎。

研究发现,CEAA 2012 实施后,矿山和采石场的 IA 周期与之前的法规框架下并无差异。加拿大获批规模最大的金属矿山 KSM 项目,IA 完成 11 年后仍未动工,核心问题出在资金筹备,而非评估流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两条按新规 “加速审批” 的输油管道,最终因原住民咨询程序不充分,被法院撤销许可。

2025 年以来,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推出新的简化法规,联邦层面通过《建设加拿大法案》为部分项目 “开绿灯”,却遭遇原住民团体和民间社会组织的抵制与法律诉讼。

10 月中旬,阿尔伯塔省 Coal Valley 煤矿扩建项目虽按简化流程获批,但拉克圣安妮 Métis 社区担忧项目影响传统土地使用和濒危的阿萨巴斯卡虹鳟鱼栖息地,发起持续抗议,迫使企业调整开采范围,工期推迟 8 个月。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而加拿大 11 月最新公布的 14 亿加元关键矿产保障举措中,也明确提及环评完整性与土著社区协商仍是项目落地的核心前提,单纯简化流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破局关键:透明与协作才是真正的 “加速器”

其实 IA 流程本身并非开发的 “绊脚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实践证明,完善的公开数据系统能让评估更精准;部分原住民主导的 IA 项目,通过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反而缩短了落地时间。

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补上现有漏洞:统一联邦与省级评估标准,建立共享数据库,让历史档案免费公开,避免 “数据打架” 和信息壁垒;真正落实原住民 “自由、事先且知情的同意” 权,鼓励原住民主导影响评估,而非简单简化流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矿产开发省联邦数据差一倍,环评成走过场?

推广战略评估、区域评估等更全面的规划工具,避免单个项目的累积影响超出生态承载能力。

关键矿产的争夺本质是未来发展权的竞争,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区权益为代价。

加拿大 50 年的 227 个项目环评档案,不是需要付费数字化的废纸,而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

对所有追求矿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平衡的国家来说,透明的监管、充分的沟通、科学的评估,才是让项目走得稳、走得远的核心动力。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