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卫国,今年五十五。从干了三十多年的国企办了内退,揣着一笔不算丰厚但足够养老的钱,我以为我的下半辈子,就是拎着鸟笼子,在公园里跟一帮老头子吹牛,看...
2025-10-20 2
2025年10月18日。根据清华大学、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官方机构发布的讣告,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消息传来,举世同悲。
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内众多顶尖学府纷纷发文悼念,西湖大学的官网甚至变成了黑白色,以示哀思。无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点亮蜡烛,缅怀这位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伟人。
杨振宁第一任妻子是杜致礼女士。杜致礼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她本人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女性,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杨振宁与杜致礼的结合,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他们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并养育了三个孩子: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按理说,父亲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之下,选择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事业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杨振宁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人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
难道是孩子们对物理学不感兴趣,又或者是杨振宁教授不希望他们走自己的老路?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三个孩子各自的人生选择。
长子杨光诺从小就展现出聪慧的天赋,但他并没有把兴趣放在父亲研究的粒子和宇宙上,反而对当时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应自己的内心,他最终投身计算机领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计算机工程师和专家。他在数字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次子杨光宇的选择则离父亲的领域稍近一些,但又完全不同。
他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对浩瀚的星空充满了向往。他对天文学的热爱甚至让他建立了一个私人的天文台,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宇宙的奥秘。
可以说,他虽然没有研究物理,却用另一种方式,与父亲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
而最小的女儿杨又礼,则选择了一条与科学研究截然不同的道路。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最终选择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
她将自己的精力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用双手去治愈病痛,带给人们健康和希望。
杨振宁的三个孩子都选择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并且都在各自的行业里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在他看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远比成为一个物理学家更重要。
2003年,他的发妻杜致礼因病去世,这让年过八旬的杨振宁陷入了深深的孤独。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
她就是翁帆。两人最早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翁帆负责接待前来汕头大学参加物理学家大会的杨振宁夫妇。
翁帆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在杨振宁最孤单的时候,两人恢复了通信,并逐渐产生了感情。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北京登记结婚。这段相差54岁的婚姻,在当时的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质疑、猜测、甚至非议,如同潮水般涌来。很多人无法理解,认为这背后或许有外人无法揣测的目的。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从2004年到2025年杨振宁教授去世,他们携手走过了整整二十一个年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所有的喧嚣和质疑。
翁帆的出现,为杨振宁的晚年生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她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杨振宁无微不至的照顾,更在精神上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伴侣。
他们会一起看电影、一起欣赏画展、一起讨论艺术和文学。翁帆的细心照顾让杨振宁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保持得非常好,熟悉他们的人都说,是翁帆的爱让杨振宁的生命焕发了第二春。
杨振宁也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动情地说,翁帆是“上帝恩赐给我的最后礼物”。
人们常常能看到,在各种公开场合,翁帆总是静静地陪伴在杨振宁身边,两人十指紧扣,眼神中流露出的默契和爱意,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替代的。
就在今年3月,还有媒体拍到杨振宁身体略显虚弱时,翁帆在一旁紧紧握住他衣角的画面。
随着杨振宁教授的年事越来越高,大家都在讨论:如果有一天杨振宁先走了,翁帆该怎么办?她还那么年轻,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很多人或许会以为杨振宁会希望翁帆为自己守候。但这位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再一次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杨振宁曾坦然地对媒体表示,他走之后,“赞成你(翁帆)将来再婚” 。在一次著名的访谈中,他更是深情地对翁帆说,他所设想的“将来”,是希望翁帆能找到一个新的伴侣,开始新的生活。
据翁帆后来的回忆,当她第一次听到杨振宁说这些话时,内心其实是非常不理解的,她觉得杨振宁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她慢慢明白了丈夫的良苦用心。
这份最后的嘱托,可以说是杨振宁送给翁帆的最后一份、也是最沉重的礼物。
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走后的名声,也不是世俗的眼光,而是他所爱之人的真实幸福。
如今,随着杨振宁教授的溘然长逝,这个话题再次被人们提起。
翁帆失去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未来她将如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巨星陨落,光华永存。
杨振宁教授的离去,是世界科学界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用一生的智慧,在物理学的殿堂里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严谨的科学精神、深邃的物理思想,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探索者们不断前行。
然而,通过回顾他的家庭生活,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人情味的杨振宁。
他是一位开明的父亲,尊重子女的人生选择,让他们在各自热爱的领域里自由翱翔;他也是一位深情的丈夫,与翁帆的忘年之恋最终在时间的见证下,成为了一段相濡以沫的佳话,他甚至为妻子的未来做出了最无私的安排。
斯人已逝,但他的科学贡献和人生智慧,将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相关文章
我叫张卫国,今年五十五。从干了三十多年的国企办了内退,揣着一笔不算丰厚但足够养老的钱,我以为我的下半辈子,就是拎着鸟笼子,在公园里跟一帮老头子吹牛,看...
2025-10-20 2
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寒露,不像从前了? 早上出门,风一吹,后颈立马缩起来——不是凉,是刺。 北京的朋友说,她妈凌晨五点就打开暖气,说“这天儿,不像...
2025-10-20 0
本来以为跟着美国就能高枕无忧的马科斯现在遭到了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愈演愈烈的反腐游行不但让自己的内定接班人引咎辞职,还被爆出马科斯也贪污了80万,在战...
2025-10-20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BHK时间的流逝具象化的体现,谁能想到...
2025-10-20 2
2025年10月18日。根据清华大学、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官方机构发布的讣告,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
2025-10-19 4
主管看我最闲劝退我 我爽快离职,回家蒙头大睡 第二天看到主管电话01我叫李阳,28 岁,土生土长的北京南城人,爸妈都是国企退休职工,家里就我一个独苗。...
2025-10-19 4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 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
2025-10-19 4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逝世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
2025-10-19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