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7日 21:39 2 cc

这几年,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两种人:一种天没亮就去晨跑,晒步数晒汗;另一种窝在沙发上刷剧,动都懒得动。

谁更健康?

说实话,真不好一刀切。

北京协和那句话挺扎心:年过60,瞎动比不动更伤身。

听着刺耳,但门诊里摔跤、膝盖做核磁、心梗抢救的,很多都不是不运动的人,反倒是拼命练的。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今天聊清楚,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

别被标题带偏了。

动,要动得对;避坑,避关键的五个坑。

先说第一个坑,拿锻炼当比赛。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小区里赵大爷,64岁,别人慢跑他快走,别人快走他小跑,一圈不够来两圈,回家一甩手,年轻态。

两年过去,膝盖疼得连楼都爬不动。

医生那句比喻很直白:你把软骨当回力胶用了。

人上了年纪,膝关节跟老沙发差不多,动是得动,但你要是猛蹦,迟早塌。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更别把一万步当信条,硬凑步数,膝盖先抗议。

门诊里常见的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很多都是走出来的。

别和表盘较劲,和身体商量下。

第二个坑,迷信清晨越早越健康。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清晨五六点,很多人抢着去公园,占位跳舞、跃跃欲试。

可偏偏这个点,心脑血管最脆弱。

夜里整晚低速运行,早上刚开机,血压上来、血管一收缩,你又急急忙忙去跑个圈,风险一下子叠上去。

有老人冬天跑完倒在家门口,抢救无效的事,我是见过的。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不是不让晨练,别卡那么早。

等到八九点,天气回暖,人也热过了,去动,心脏更踏实。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第三个坑,带病硬抗。

很多叔叔阿姨都爱说,血压有点高、血糖也还行,练练就好了。

真不行。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高血压顶着去做剧烈运动,大脑扛不住,脑出血风险蹭蹭涨;糖尿病不按节奏运动,低血糖说来就来,人一黑,摔倒没缓冲,麻烦更大。

门诊碰到过,61岁,糖尿病十年,饭后快走一小时,走着走着人就没劲了,幸好送医快。

这个年纪,锻炼前先量一量,血压血糖过个门槛,做个心电图也不耽误事,别把自己当试验品。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第四个坑,拼命拉伸当年轻人。

很多人练瑜伽要劈叉,太极压腿非要压到底,动作帅是帅,韧带不答应。

60岁以后,韧带像老橡皮筋,拉多了,断不一定,崩着是真疼。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髋关节、脊柱这种承重轴,受伤一回,恢复得贼慢。

有位阿姨练劈叉,咔一声,髋关节脱位,住了两个月。

想身体舒展,做温和的动态拉伸,站着转肩、原地抬膝、颈部绕圈,够用,舒服就停,不要较劲。

第五个坑,热身不做、放松不管。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这点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出事。

60岁之后,肌肉一年掉3到5个点,冷启动就硬冲,拉伤、抽筋、崴脚接踵而来。

想想冬天没开过的水龙头,一下拧到底,容易爆管。

热身哪怕5分钟,原地踏步、手臂绕圈,把身体叫醒;练完拉一拉,别第二天起床像铁板一块,腰直不起来。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动才算对?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有个朴素标准,喘得动,说得出话。

走快一点不气喘,能边走边聊天,这就是合适强度。

再给个实用的节奏,333:一周动3次,每次30分钟,心率大概170减去年龄这个范围内。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你65岁,控制在一百零几次,差不多就行。

别追步数,别拼圈数,更别比强度。

我们不是在备战比赛,是在给一个老款车做保养。

定期发动,温温柔柔,反而走得远。

还有几个容易忽略的小提醒。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别孤勇,能有人陪就别单挑,哪怕同伴坐长椅上看着你,心里也有个底。

尽量在平整的地面上动,水泥地跳舞,膝盖先骂街。

别空腹练,也别刚吃完就上强度。

家务不能完全当运动,拖地擦窗是活动,但对抗肌肉流失不够用,核心力量得单独安排,靠墙静蹲、提踵、坐起立都算。

睡是个大问题,昼夜颠倒,把免疫系统熬废了,白练。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有人说,那不如不动。

真不行。

不动的伤害,和抽烟一样狠。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建议:年过60岁,尽量避免5种减寿行为

肌肉不用就萎,骨头不负重就脱钙,心肺不用就退步。

你越怕摔倒,越该练平衡;越怕心脏受不了,越要在安全区间里让它稳定工作。

每天怎么落地?

给你一版可执行的:早饭后一个小时,出门快走二十分钟,不戴耳机,眼睛看路。

回家做原地抬膝二十下、转肩二十圈、颈部绕圈十次。

晚上上床前,平躺伸展五分钟,双脚交替抬高,各二十下。

坚持一周,身上那股僵硬劲儿会慢慢散。

网友怎么看?

有人吐槽,老年就该养着,动多了出事。

也有人顶回去,躺是最贵的保健品,后果老惨。

其实大家都在找一个度。

这事不需要争,听身体的,听医生的,别听鸡血。

对了,有三高、心脑血管病、骨关节问题的,先做评估,按医嘱定计划,这一步省不得。

写到这,心里想说个老话,真正的健康不是动得多,而是动得对。

年过六十,少点硬撑,多点稳当,给关节留台阶,给心脏留口气。

不乱动,也不躺平。

你觉得呢?

你家长辈都怎么练的,有没有踩过坑?

评论区聊聊,互相提个醒。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