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3日 02:35 2 admin

日本商用车圈最近直接扔出个“重磅炸弹”,丰田旗下的日野汽车,要和戴姆勒卡车旗下的三菱扶桑合并了。

明年四月,两家就会把日本业务全装进新成立的控股公司Archion里,连行业都直呼这是“日本卡车史上最激烈的洗牌”,这动静真不算小。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合并的第一步就是“动家底”,工厂先迎来大调整。

三菱扶桑要关掉神奈川县爱川町的中津工厂,那地方以前专产变速箱,现在说停就停;日野更直接,把东京羽村的羽村工厂直接交给母公司丰田,有点像家族里长辈帮忙“看管”资产的意思。

本来想,工厂说关就关、说交就交,工人不得慌神?结果两家公司拍胸脯说“不裁员”,所有受影响的员工都安排到其他工厂或岗位。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在日本制造业,裁员其实挺常见的,这“全员转岗”的承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能不能落到实处,我猜不少网友都在心里犯嘀咕,转岗后新活计能不能上手,培训跟不跟得上,这些都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事。

工厂动了,高层自然也得跟着“挪位置”。

三菱扶桑的现任社长KarlDeppen要去当Archion的CEO,原CFOHetalLaligi管财务;日野这边,现任社长小木曽聪则当首席技术官。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这么一看,戴姆勒系的人管经营,丰田系的人管技术,倒像是双方各退一步找的平衡。

但这种权力分配看着和谐,背后肯定少不了技术和市场上的暗战,毕竟以前两家都是各自为战的巨头,现在要凑到一块干活,怎么把各自的“脾气”捋顺,怕是头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其实这两家要合并,也不是突然头脑发热,日野自己的“麻烦”早就摆上台面了。

2022年,日野爆了发动机数据造假的丑闻,不仅被罚款,还召回了不少问题卡车,高层忙着收拾烂摊子,新车开发直接滞后了。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本来日本商用车市场竞争就够激烈的,五十铃和它的子公司UD卡车已经占了不少份额,日野这么一折腾,单独扛着明显有点吃力,找个“盟友”抱团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日野的麻烦是“内部矛盾”,那中国新能源卡车的冲击就是实打实的“外部压力”了。

现在中国的卡车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跑得特别快,电池成本又低,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都抢了不少份额。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更关键的是,全球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日本政府要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甚至说2035年就禁售燃油商用车,不赶紧搞电动化、自动驾驶这些新技术,早晚得被甩在后面。

如此看来,日野和三菱扶桑合并,也是想把两家的研发资源凑一块,小木曽聪自己也说,两家优势互补能让产品开发效率翻番,说白了就是想“抢时间”,不然在新能源赛道上只会越落越远。

合并不是终点,Archion要在氢能和电动化里二选一?

新成立的Archion,名字里藏着不少心思,取了“拱门”的“arch”和“离子”的“ion”,说是要“连接技术与未来”。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但未来往哪走,现在看还没完全定调。

丰田和戴姆勒在氢能源方面都有不少积累,Archion以后可能会重点往氢能方向发力,想靠这个对抗中国的电动化攻势。

但氢能的“坑”也不少,加氢站建设成本特别高,想普及没那么容易;而中国的电动卡车已经有了不少充电桩,基础设施比日本完善多了。

Archion要是一头扎进氢能里,能不能追上中国电动卡车的脚步,还真得打个问号。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而且丰田和戴姆勒各持有Archion25%的股份,算是绝对控股,剩下的股份由两家原股东按比例分。

这种股权结构看着平衡,但以后要是在技术路线上有分歧,比如丰田想多搞氢能,戴姆勒想侧重电动化,谁能说了算?这恐怕会是Archion以后要面对的大问题,毕竟路线定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合并不仅改了企业的格局,连日本商用车市场的“玩法”都变了。

以前五十铃一家独大,现在日野和三菱扶桑合并后,差不多能和五十铃打个平手,直接变成“双雄对决”。

五十铃也没闲着,今年10月刚在美国动工建工厂,计划2027年投产中重型卡车,明显是想往海外市场跑,避开本土的激烈竞争。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这么一来,不管是日本本土还是海外,竞争都会更狠,谁能占上风,现在还真不好说。

员工转岗、供应链调整,合并背后的“隐性难题”

虽然两家公司承诺“不裁员”,但这次合并涉及到差不多两千名员工转岗,其中不少人年龄超过50岁,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没那么高,得重新培训才能适应新能源相关的岗位。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培训周期要6到12个月,这段时间里生产会不会受影响?员工能不能真正学会新技能?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而且培训也得花钱,两家计划投50亿日元,这笔钱短期内会增加成本,对刚合并的Archion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除了员工,供应链也得跟着“动一动”。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中津工厂一关,周边十五家零部件供应商就没了订单,Archion计划让这些供应商转型生产新能源零件,比如电机外壳,但转型也需要钱,还得补贴30亿日元。

这些供应商能不能顺利转型?转型后的零件质量能不能达标?要是供应链掉了链子,新能源车型的量产计划就会受影响,到时候想抢市场就更难了。

日野和三菱扶桑的合并,是日本商用车企业在内外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既要解决自己的麻烦,又要应对中国新能源的冲击。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合并!日本卡车市场巨变,能抗中国新能源吗?

但合并只是第一步,后面技术路线怎么定、员工和供应链怎么理顺、海外市场怎么抢,每一步都不好走。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毕竟对手变强了,但自己在电动化和成本上的优势还在。

以后全球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只会更热闹,咱们就等着看这场“大戏”怎么演吧。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