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3日 20:39 4 cc

最近一场突如其来的降价风波,意外揭开了中国两家顶尖科技公司的激烈博弈。

2025年10月,一贯价格坚挺的大疆突然宣布全线产品大幅降价。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深圳大疆总部

其中Mini 4 PRO航拍无人机降幅高达1478元,Osmo Pocket 3全能套装直降900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

这波操作瞬间点燃了近期原价购买产品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大疆背刺”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消费者们在各平台分享维权经验,要求退差价或退货退款。

降价背后,隐藏着大疆与影石这两家深圳科技企业的攻防战。

它们一个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一个连续六年稳坐全球全景相机头把交椅,如今却不得不攻入对方腹地,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天才的轨迹:从孤独求败到正面交锋

大疆创始人汪滔曾感叹:“这个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议。”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这位80后企业家确有指点江山的资本,大疆以绝对优势垄断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巅峰时期占据全球85%的市场份额。

汪滔带领大疆凭借飞控系统、云台技术和图像传输等核心优势,将专业无人机变成了几千块钱人人可买的3C数码产品。

有分析师曾感叹:“大疆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市场,现在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

当汪滔在无人机领域大杀四方时,比他小十一岁的90后刘靖康正在CES展台上,向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演示如何使用影石首款全景相机Nano拍照。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影石的崛起路径与大疆惊人地相似。

面对GoPro、三星、理光等早已占据消费级相机市场的强敌,刘靖康选择了一条错位竞争的道路。

“当年只有我们切入到了全景运动相机这个细分领域,GoPro是运动相机,但它不全景;三星和理光是全景相机,但它不运动。”

凭借“运动相机中最全景,全景相机中最运动”的独特定位,影石成功从红海市场中杀出血路。

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高达67.2%。

两位年龄相差十一岁的创业者,各自在2015、2016年实现关键突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本可在各自的领域继续称王,但市场的变化却让这两位“王不见王”的硬核科技创始人,最终走向了正面交锋的战场。

战火点燃:互相攻入对方腹地

商战的硝烟始于2025年4月。

影石率先推出Insta360 X5全景运动相机,短短三个月后,大疆便发布新品Osmo 360对标狙击影石。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从价格来看,大疆的Osmo 360以2999元的定价比影石X5低了近300元

据平台数据显示,大疆Osmo 360开售后一度卖断货。

面临压力的影石不得不将X5标准版价格下调至2878元。

面对大疆的进攻,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在6月公司上市时向媒体表示:“不觉得现在进军无人机市场是毫无机会的。”

而仅在一个多月后,影石也发布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将这场商战的战火烧到了大疆的核心业务领域。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这场攻防战在8月达到一个小高潮。

当大疆Osmo 360被曝出镜头起雾事件后,刘靖康在微博上表示:“大疆的起雾只是个例,请安心选购”。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同时宣布抽取10位幸运儿赠送“影石X5套装+大疆360套装”,并邀请大家对比评测。

表面上力挺大疆,实则暗藏锋芒。

这场看似礼貌的互动,将两家公司的竞争直接推到了台前。

两位“天才”创业者彻底打破了“王不见王”的潜规则,开始发展动摇对方根基的新业务。

在大疆创新的产品线中,运动相机已崛起为仅次于航拍无人机的第二大业务。

而影石的影翎全景无人机则打出“超越传统航拍的完全沉浸式”口号,画质参数甚至超过了大疆DJI Mini 4K的水平。

烦恼背后:增长天花板下的自救

两位天才创业者之所以不惜冒着风险攻入对方腹地,根源在于各自面临的增长困境。

汪滔早在2016年就预见到了无人机市场的天花板:“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可能就到顶了。”

2024年,大疆整体营收达800亿元,其中消费级无人机业务贡献约500亿元。

但市场研究显示,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正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更有媒体指出,大疆近期发布的产品相似度较高,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

逐渐饱和的无人机市场显然难以支撑大疆的持续增长,汪滔不得不为帝国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相比之下,影石的市场困境更为严峻。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为50.3亿元,即使到2027年,预计也仅增长至78.5亿元。

影石在招股书中直言不讳地将市场规模小作为风险提示:“若未来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丰富产品线和产品应用场景,公司业务增长将受到限制。”

中国银河证券因此给予影石“谨慎推荐”评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创业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进攻对方的核心领域。

大疆发力运动相机,影石进军无人机,试图在存量市场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竞争升级: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博弈

大疆此次大幅降价,远非“清库存”那么简单。

在降价背后,是一场关于市场格局的深层博弈。

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手持类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为364.7亿元,到2027年有望达到592亿元。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然而在这个增长市场中,大疆的地位正受到挑战。

2024年,影石、大疆和GoPro合计占据78.9%的市场份额。

其中,影石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8.4%增长至2024年的35.6%;大疆则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更令大疆警惕的是,除了影石这样的专业对手,OPPO、vivo等手机巨头也正跨界入局。

据媒体报道,OPPO已启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项目,计划2026年内发布产品。

vivo也在去年年底立项了手持云台相机,首款产品已完成开模。

这些手机厂商拥有肉眼可见的优势:十几年的手机影像技术积累可直接复用,成熟的供应链能拿到更低成本的零件,数量众多的线下门店让用户下楼就能买到。

而大疆为了应对竞争,开始入门款压至成本线附近,实质上是将产品手机配件化。

通过促使用户高频次换新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摊薄研发成本,同时以高端Pro系列维持品牌高度。

大疆的Osmo Pocket 3已上市近两年,市场早有传闻其迭代款Pocket 4将在2026年一季度发布。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商业中,经营者在新产品上市前,降价销售老产品以清理库存是常规操作。但大疆此次的降价,从降幅来看,或许不只是清理库存。

未来之战:从产品竞争到生态博弈

随着战局深入,大疆与影石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升级为全生态的对抗。

大疆凭借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生态优势,不断向新领域溢出。

在全景相机领域,大疆将无人机核心的影像处理、防抖算法等技术复用到了Osmo 360产品中。

更聪明的是,大疆还复用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将Osmo Action系列的电池和磁吸快拆系统兼容到Osmo 360上。

而影石则走了一条“差异化创新”之路,试图通过品类创新开辟新战场。

其推出的影翎Antigravity A1全景无人机以“全景+飞行”为卖点,创造了一个全新品类。

这种创新本质上是将影石在全景领域的算法优势嫁接到无人机场景。

从企业体量与研发投入来看,双方仍存在不小差距。

影石2024年营收为55.74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13.9%。

而大疆虽未对外披露财报,但市场消息称其2024年营收已突破800亿元,研发投入的绝对值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大疆的突围路径呈现出典型的“硬件先行”特征,通过技术迁移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影石则更注重软件生态优势,借助其在全景影像处理上的技术积累,实现全景画面的实时拼接和后期自由裁切。

双方的竞争策略也因此显现出明显差异:

大疆的展台摆满了各种硬件设备,从无人机到全景相机再到移动电源,展现其全品类布局的野心。

影石则更注重场景化体验,通过VR眼镜和体感控制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全景飞行的魅力。

大疆与影石的攻防战,表面上是两家企业的市场争夺,实则是中国科技企业从单一爆品走向生态布局的缩影

这场“巨象与猎豹”式的对决中,没有真正的失败者。

大疆需要突破硬件思维的路径依赖,构建起与硬件实力相匹配的软件生态。

影石则必须跨越技术跨界的能力鸿沟,在保持软件优势的同时,提升硬件研发和制造能力。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科技企业需要的正是这种良性竞争。

它推动着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市场边界,最终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大疆突降千元!背后暗藏与影石攻防战!

无人机与全景相机的交锋,仅仅是中国科技产业升级的一个片段。

随着更多领域迎来类似的硬核较量,中国科技的整体实力将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最终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占据应有的位置。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