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9日 16:36 1 cc

不久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无疑,杨老的离世,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悲痛,也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杨振宁是在世物理学家中的金字塔尖人物,远比我们熟悉的霍金要牛。

更牛的是,在公认的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他个人就有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

且,他与米尔斯研究出来的“杨-米尔斯方程”,就造就了7个诺贝尔奖。

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二十世纪物理学里程碑,除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就是杨振宁先生提出的“规范场”

而对于这些成就,杨振宁则在演讲中谦逊地表示,自己最大的贡献,是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回首杨老的103载春秋,这位走过百年风雨的中国科学大家,一路上也饱受波折与争议。

而伴随着他的离世,他身上所留下的三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疑问1:

103岁寿终正寝,杨振宁的最后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1999年,78岁的杨振宁正式退休。

全球科学界顶级大腕,一起给他办了一场盛大的退休仪式。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2003年,杨振宁回到了清华大学定居,并且将自己在国外的房子卖了,钱捐给了清华大学。

与此同时,他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邀请了世界一流科学家来清华执教。

当然,像这种级别的科学巨匠,即使退休也不会完全放下研究。

甚至在回到清华园后,他还发表了30多篇关于冷原子物理和统计物理领域SCI 研究论文。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2017年,对杨老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他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

而之所以此前加入美国国籍,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他35岁拿到诺贝尔奖时,他的国籍是中国,但这之后,他在研究中不断受歧视。

他曾说,“申请成为美国公民的决定,对我来说并不容易,而我移居别国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

甚至,在1964年,他在香港讲学时邀请父母,还被家人拒绝了。

回归祖国,不仅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执念,也成了他父亲杨武之的一个心愿。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这之后,杨振宁中断了每日去清华科学馆办公室的习惯,也渐渐减少了公开露面的机会。

近些年来,杨老就因年纪大而开始行动不便。

2022年,他就因为在家中生日宴上不慎摔倒,住院数月,康复后,家中还备上了轮椅。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其实,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杨老心里是明白的。

今年九月份,在与朋友交谈中,他透露,自己的身体系统基本上还可以,但总有一些小问题。

尤其是因为脖子供血不足,自己时常会陷入晕厥。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然而,今年的国庆,他的103岁寿辰,杨老的状态似乎并不算很好。

在他的好友王宫保晒出的现场照片中,杨老夫妇并没有露脸。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之后虽然王宫保晒出了一段杨老写书法的视频,但有眼尖的网友看出,这个视频是很久以前的。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再加上此前传出杨老离世的谣言,不难说明,彼时杨老的状态或许已经不是很好了。

其实,在年初,杨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想要活到108岁,那样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翁帆。

并且,这些年他也坚持早睡早起,就是为了身体健康。

可惜的是,他这一夙愿并没能实现。

疑问2:

是一往情深,还是英雄偏爱美人?

杨振宁的情感过往,也是过去二十多年里,网友谈论的焦点。

其实杨老的感情生活,并不算复杂。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西南联大。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那时候,他就是师生们眼中的天才,而天才除了开慧比较早,情思也觉醒得早。

彼时,他的父亲杨武之有一个女学生,叫张景昭。

杨振宁就对其暗生情愫,经常还为了偶遇,早早地在学堂外等她。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但杨振宁的才能,无疑让他被无数人关注。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暗恋”也无疾而终。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1949年,27岁的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一家中餐厅,遇到了他曾在西南联大附中执教时的一个学生——杜致礼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自此,两人便有了交集。

次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结为夫妇。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身处异国他乡,他们的婚礼并不算豪华,也没多少宾客。

但因为爱情,他们相守了半个多世纪。

婚后,杜致礼对于丈夫杨振宁的事业全力支持,她也全身心在家相夫教子,成了那个时代无数女性的缩影。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她温柔又隐忍,这也是杨老对其愧疚的原因所在。

2003年,杜致礼离世。

那段时间,81岁的杨振宁似乎真的进了人生的最后阶段,难以走出牵挂妻子的思绪。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在妻子去世的很长时间里,他都是孤独的。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跟朋友说:

“我计划找一个人过日子,我不是太喜欢一个人很孤单地这么走。”

2004年,杨振宁再度结婚了。

这次的对象,名叫翁帆,当时只有28岁,比杨振宁小了54岁。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对于这段婚姻,外界似乎并不理解。

杨老也似乎并不介意,反而表示,不管现在大家对我们的婚姻有什么看法,三四十年后,会觉得,我们的婚姻是一段非常好的罗曼史。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翁帆相伴的21年中,他们的婚姻一直是和睦且低调的。

而她也如结婚时说的那样,一直陪伴在杨老的身边。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说起来,杨老与翁帆的相识是在1995年。

当年,杨老夫妇受邀出席汕头大学举办的首届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是当时负责接待他们的。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也是从那时起,他们建立了联系,每逢节日,翁帆都会给杨老夫妇写信问候。

2003年,杜致礼去世,翁帆也经常写信给杨老,这才让他们成了朋友。

而在之后的接触中,他们又成为了恋人。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婚后的日子,杨振宁很疼惜对方,会经常带着翁帆去他们约会的地方。

每逢周末,也会带着她去山顶看夜景。

翁帆曾说,她很感谢杨振宁,因为他给了自己一个单纯的世界。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当然,对于这些外界不知道,甚至有不少网友曾一度揣测翁帆是为了金钱,才嫁给杨振宁。

而事实上,在婚后的二十多年,翁帆不仅成了丈夫的翻译与助手,还攻下了两个博士学位。

这才是杨老觉得欣慰的地方。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振宁与翁帆之间的爱情,已经慢慢显露出答案。

并非只是简单的英雄偏爱美人,而是灵魂之间的深度契合。

疑问3:

杨振宁的“遗产”

杨振宁作为世界第一序列的科学巨匠,又获得过诺贝尔奖等众多行业桂冠。

仅是各项奖金及工作所得,数十年累积下来,相信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很多人也关心,在杨老离世后,这些遗产会如何分配。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其实,早在2017年7月,就有人传出,杨振宁已经做出了“遗产分割方案”。

称其遗产中的现金与房产都归与前任妻子所育养的三位子女。

而现任妻子翁帆仅获得北京某别墅的居住权。

当然,这样的消息被杨振宁的助理辟谣,称内容完全是恶意捏造。

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杨振宁的家人还是翁帆这边,都没有披露具体的遗产分配。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但无论怎样分配,外界都无权干涉或者揣测。

当然,对于妻子翁帆,他也是有安排的。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很早之前,他就陪翁帆去医院冻卵,他说:

“虽然我岁数大了不能再当爹了,但绝不能断了你当妈的路。"

此外,他还表示自己若离世,翁帆是可以寻找新的伴侣的。

看吧,既然有这样的安排,相信在遗产的分配中,也会有体现。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当然,对于这样一位世界科学巨匠,金钱在遗产中,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在皮哥看来,杨振宁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让“中国”这两个字熠熠生辉。

早在上世界七十年代中后期,他就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设立了“中国教育交换委员会(CEEC)”,这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如他一般可以出国学习。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而在建立之初,为了筹钱,他更是顶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之后,因为这个计划获得出国留学机会的,就有日后的中科大、复旦、北大的校长。

在推动中国优秀人才出国学习之余,杨振宁回国的这些年,还参与了六十多个顶级物理实验室的建设。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院士莫伟曾经在信中这样写道:

“华人科学家中只有两个人是完全没有私心,希望中国好的,一个是杨振宁,另一个是李政道。”

而作家卓可也说过类似的话:

“能和杨振宁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这种幸运,当然不应该被忽视和辜负。”

杨振宁走了,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的确如此!

如今,我们既见证历史,也沉痛哀悼。

杨老如灯塔一般照亮了中国的科研之路,希望他的精神遗产能一直影响后人。

最后,杨老,一路走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安言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