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队在结束印度亚锦赛后,已返回国内,正全力备战将于11月举行的全运会。三位主力队员陈梦、王楚钦和马龙近期的动态引人关注。老将马龙在今天迎来了3...
2025-10-21 0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西北大学师生校友深感悲痛,以崇敬之心追忆这位与学校有着深厚情谊的科学巨匠。
杨振宁先生与西北大学的渊源跨越半个多世纪,他的数次到访不仅在校园内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对西北大学给予了无私支持,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年访问:打开前沿学术窗口
杨振宁先生与西北大学的交往可追溯至1972年。当年7月12日,杨振宁首次访问西北大学,其弟杨振汉、妹杨振玉陪同。
他们参观了物理学系,并与时任系主任江仁寿、副教授张庆嵩及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这次访问为西北大学物理学界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学术前沿的窗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深度合作:助力攀登理论物理高峰
改革开放后,杨振宁先生与西北大学的联系愈发紧密,这种合作尤其体现在对以侯伯宇教授为代表的西北大学理论物理团队的鼎力支持上。
杨振宁先生通过自身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设立CEEC奖金,支持国内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赴美进修。1980年7月,他亲自邀请侯伯宇教授前往美国耶鲁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多所知名学府,进行为期9个月的访问研究与学术交流。
在杨振宁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侯伯宇教授团队深入研究数学物理,量子场论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83年,侯伯宇教授与美国乔玲丽博士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这一被国际学界称为“侯氏理论”的成就,成为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杨振宁先生用“强有力的(powerful)”、“非常漂亮(wonderful)”等词语赞赏侯伯宇,说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81年,侯伯宇(左二)和杨振宁(左四)等科学家
在布鲁克黑文实验室
再度来访:倾心交流育后人
1981年7月19日,杨振宁再次访问西北大学,与物理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
座谈围绕“青年人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目前中国急需要怎样的人”“如何学英语”以及“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四个主题展开。这些坦诚的交流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科教事业发展和青年一代成长的深切关怀。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
是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交织的壮丽篇章
他的逝世是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西北大学师生将永远铭记
他的卓越贡献、深邃思想与深情厚谊
杨振宁先生,风范长存!
来源:西北大学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中国乒乓球队在结束印度亚锦赛后,已返回国内,正全力备战将于11月举行的全运会。三位主力队员陈梦、王楚钦和马龙近期的动态引人关注。老将马龙在今天迎来了3...
2025-10-21 0
零下五度穿短袖出门跑步,第二天直接躺进医院打点滴,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登记册第17行。 冬天跑步到底怎么穿,网上攻略一搜一大把,真按图索...
2025-10-21 0
退休制度一向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颁布的《弹性退休暂行办法》是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上,又给退休增加了一个方案,让参保人多了一些选择。这项政策是如何具...
2025-10-21 2
在国际商业舞台上,公平与法治本应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和国际合作的基石。然而,荷兰政府却上演了一场令人不齿的闹剧。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
2025-10-21 2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西北大学师生校友深感悲痛,以崇敬...
2025-10-21 3
文|墨山看客编辑|墨山看客10月14日,美国最大航运公司之一的美森轮船在中国宁波港乖乖缴纳了447万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彻底点燃了美国舆论场。这...
2025-10-21 4
两岸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谁都能感受到空气里的紧绷。可就在所有人都习惯了沉默时,郑丽文偏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手。她刚当选国民党主席不到24小时,就公开...
2025-10-21 4
湖南《永州日报》消息,中共永州市零陵区委组织部(区公务员局)10月16日发布《辞退公告》。公告称,唐子辉同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辞...
2025-10-21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