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一过,胳膊一抬就咔咔响,体检报告比工资条还吓人——6月24日,北京朝阳公园,62岁的老周把俯卧撑和深蹲跳绑在一起练,三个月空腹血糖从8.9掉到6...
2025-10-06 0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时间过得真快,今日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国庆假期的第6天,从国庆放假开始,我们这里几乎天天都会下雨,温度也有着明显的下降,甚至晚上出门需要穿上长袖御寒。看来中秋节过后,冷空气活动会越来越频繁,随着气温骤降,我国部分地区甚至可能会出现初霜。
在我国古代,人们不仅是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还会用农历月份划分四季。古人将每季分为“孟、仲、季”三月,秋季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恰为仲秋之半,标志着秋季来到了中点,故得名“中秋”。
中秋的起源是什么?
中秋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敬畏。在周代,每到特定的时间就会进行祭月仪式,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起初秋季祭月的日子被固定在秋分节气,可是古人逐渐发现秋分的农历日期并不固定,这就导致每年祭月的时候未必能碰上满月,那么这就失去了祭月祈求圆满的美好寓意了,之后祭月的日子就被固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但这时候还并未有固定的节日名称。到了唐朝,八月十五才被固定节名,名为“中秋节”,这个时期的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朝以后,中秋节正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其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有玩月羹、观潮等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进入中秋后,农事活动也迎来了重要的节点。此时,玉米、大豆已经进入成熟期,籽粒饱满,部分早熟品种就要开始收获了,此时需要抓紧收获,以免阴雨连绵导致霉变。同时,双季晚稻也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期,需加强水肥管理,以水调温,防止高温逼熟或低温冷害。
在古代,中秋其实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对此《周礼·春官·龠章》中记载: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说的就是古人会在每年的春季中期,即农历二月,进行击鼓吹诗等仪式,以此迎接暑气的到来,而到了秋季的中期,也就是农历八月,古人还会举行相同的仪式,从而迎接寒气的到来,又称“中秋迎寒”。由此可以看出,中秋也是秋季关键的时间节点,此时阴阳平衡,寒暑平分,可中秋过后,阳气收敛,天气开始趋于寒凉。
然而,现如今中秋已经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着很多有趣的习俗,例如吃月饼、赏月、走月、观潮、舞火龙、玩花灯等。所谓“走月走百病,灯亮福自生”,走月是中秋节标志性的习俗之一,最早见于唐代。那时长安城的中秋夜,文人雅士会提着鱼形灯笼沿街漫步,从根源上讲,走月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祈福心理有关。中秋是阴阳交替、丰收在望的时刻,古人认为此时月亮具有特殊的力量,走月能沾染月光的灵气,祈求家宅平安、五谷丰登。
在现代,走月的习俗依旧流行,但主要流行的地区为江南一带,因走月必须走过三座桥,且不能走回头路,也得名“走三桥”。在旧时,走月这天还会走去农田“摸秋”,摘一个南瓜回来,因为“南”与“男”谐音,寓意添丁进口。
不是迷信!今日八月十五中秋节,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样也是秋季过半的日子,这天 自然界的阴阳两气、气候变化都会发生变化,人体也要跟随自然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中秋节这天晚上,大家有最不能做的4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而这也是中秋节的标志性习俗之一。月饼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月活动,月饼最初是作为祭月的供品出现的,古人通过摆放月饼、瓜果等祭品,祈求月亮保佑丰收与平安,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中秋拜月的重要环节,月饼的圆形不仅象征满月,更寓意家庭团聚、平等和谐。
但要注意,中秋吃月饼要避免晚上吃得太多。因为进入中秋后,随着天气转凉,人体的阳气也会内敛,夜间新陈代谢速率较夏季会降低约30%所谓“夜食损日之功,夜饮断日之寿”,晚上人们的活动量锐减,脾胃运化能力减弱,而月饼的黏腻馅料,如豆沙、莲蓉及酥皮结构,本就难以消化。如果此时大量食用,很容易导致“食积不化”,引发腹胀、反酸,甚至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总之,月饼最好选择在白天食用,避免晚上吃太多。
在古代,中秋人们会通过祭月的方式,达到祈福的目的,而到了汉代以后,祭月逐渐由赏月所代替,一直流传至今。在中秋节当天,月亮被赋予“团圆”的象征意义,老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赏月不仅是观景,更是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特别在古人看来,月亮属阴,主静主和,中秋满月时阴阳平衡,此时赏月能调和身心。
尽管中秋赏月是传统,但也要避免晚上熬夜的情况。毕竟中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需要通过早睡“收藏”阳气,为冬季储备能量。如果熬夜至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还没睡觉,此时胆经当令,阳气本应潜藏,强行耗散会导致“阴不敛阳”,出现口干、眼干、情绪急躁等“秋燥”症状不适。并且,熬夜会对阳气的损耗,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手脚冰凉。
那么,晚上几点睡觉最佳?一般来说,进入中秋晚上9点至10点入睡最合时宜。此时入睡可确保在亥时进入深度睡眠,助三焦通调,而且当子时前已处于熟睡状态,还利于胆经升发清阳之气。如果因旅游、赏月等原因必须晚睡,也需在子时前休息,并配合第二天午时(中午11点至1点)小憩15-30分钟“补养心气”。
中秋节这天有“走月”的习俗,一些人会在这天晚上出门走一走,图个平安吉利,还可能会去“过三桥”,不过,建议走一走就早点回家,避免长时间在河边逗留。
中秋是秋季的中点,平分了秋季的三个月,此时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河边因无遮挡物,夜间温度更低,寒气更重,如果长时间逗留于此,人体容易受“外寒”的侵袭,同时因秋燥影响,人体内的津液亏损,从而形成“外寒内燥”的矛盾状态,引发咳嗽、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
并且,进入中秋后,人体阳气渐收,需避免寒湿之气侵袭以护阳气。河边因水体流动,湿气常常与寒气交织,形成“寒湿之邪”。对此《本草纲目》中记载:“湿邪伤人,最易困脾。”长时间在河边逗留,寒湿之气就容易从足底“涌泉穴”侵入,导致关节酸痛、脾胃虚寒,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因此,需要走月的话可以选择路边的小道、公园的小路等,同样有着对团圆美好的期盼。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一晚,家人围坐,赏月谈天,饮酒助兴成了不少地方的传统,并且中秋本就有喝“桂花酒”的习俗,此时桂花绽放,满城飘香。古人认为桂花是吉祥、高洁的象征。传说中月亮上有桂树,吴刚伐桂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中秋赏月时,看到月亮上的阴影,人们便联想到了桂树,认为桂花与月亮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中秋夜饮用桂花酒,也能增添节日的浪漫氛围。
然而,无论喝什么酒,都要避免晚上喝太多。因为晚上人体阳气渐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在《黄帝内经》就有“人卧血归于肝”的说法,夜晚睡眠时,血液主要流向肝脏进行代谢修复。如果此时过量饮酒,酒精需要经肝脏代谢,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并且,晚上人体新陈代谢减缓,酒精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
总结,今日中秋节,晚上有啥说法?这天不仅是家家团聚的日子,更是秋季气候变化的关键节点。今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最不能做的4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这不是迷信,而是古人的一些生活经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相关文章
50岁一过,胳膊一抬就咔咔响,体检报告比工资条还吓人——6月24日,北京朝阳公园,62岁的老周把俯卧撑和深蹲跳绑在一起练,三个月空腹血糖从8.9掉到6...
2025-10-06 0
肚子大得比工资涨得还快?2024年5月,北京白领王倩靠“16:8+冷水澡”12周腰围掉7.2cm,直接穿回大学牛仔裤。 别卷跑步了,现在减内脏脂肪得...
2025-10-06 0
什么?竟然有人因为“太美了”,到了55岁竟然没有上过一天班?这个“靠脸吃饭”的人叫熊丽,小时靠妈,大了靠老公。经历了三婚三离后,又回到家被95岁老母亲...
2025-10-06 0
导读:不是迷信!今日中秋节,晚上最不能做的4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时间过得真快,今日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国庆...
2025-10-06 1
“谁还记得她已离世12年?”她曾是央视电影频道的“优雅之声”,也是朱军的“铁杆搭档”。凭借着过硬的功底和轻松的主持风格,将《东西南北中》打造成收视“黑...
2025-10-06 1
家人们快看这架势!山西雁门关的山脚下,黑压压的人群挤成一团,有人举着门票嘶吼 “退票!赶紧退!”;华山索道口的队伍绕了三圈,游客裹着外套蹲在地上,吐槽...
2025-10-06 1
今天给各位分享理疗加盟店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理疗加盟哪家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加盟诊所十大品牌...
2025-10-06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股票网站排行榜,以及股票网站排行榜前十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十大炒股软件排名 1、通达信...
2025-10-0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