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军校毕业不到一年,一学员跨军区调回老家部队,让我们很是羡慕

排行榜 2025年10月09日 18:39 1 admin

标题:毕业不到一年,他“闪回”老家部队,我们才明白机会长什么样


——开头——


那年冬天,团部的水缸里结着厚冰,我和战友们端着搪瓷缸喝凉水,突然听说:“赵某要跨军区调走了。”


半年前,我们12个新排长还在同一火车车厢里互相打气;现在,他拎上行李回四川,我们继续在北疆练炮、抡镐。那一刻,羡慕像风一样灌进棉衣缝。


回头再看,这趟“闪回”不只是个人运气,更是一场关于机会、资源、取舍的公开课。


——正文——


1。 荒野里的现实感


团部四周是黑土地和玉米杆,想买酱油得走三公里。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炉子烧到通红,水盆也会结冰。“理想与现实的温差”,把很多新排长从云端直接摔到地面。可部队规矩简单:能扛,留下;扛不住,没人替。



军校毕业不到一年,一学员跨军区调回老家部队,让我们很是羡慕



2。 为什么干部调动这么难


上世纪90年代,跨军区调动要走完团、师、军、大军区一长串流程。三张空编、两级同意加一套材料,一环扣一环。“编制对口、职务对等、指标空缺”,哪一步差火候都过不了。多数人想着干脆别折腾,像如今不少职员默认“房子在哪,工作就在哪”。


3。 他用三把钥匙打开大门


赵某只说一句:“吃不惯面食,肚子受不了。”可真相更扎实。


第一把钥匙,老家部队那年缺炮兵技术骨干。


第二把钥匙,部队里有他表哥当连长,跑章快。


第三把钥匙,他自己半年考核全优,没有“黑点”。


“需求、关系、自身硬朗同时到位,门就开了。”


4。 留下的人,后来如何


1998、2003两次大裁军像割草机。12人当中,5人连级转业去地方,3人熬到正营后自主择业,2人提副团后跳去企业,只剩赵某“音讯全无”。有人说他至少副团起步,也有人猜他也许在省军区原地退伍。命运走向像散开的水流,再也聚不回来。



军校毕业不到一年,一学员跨军区调回老家部队,让我们很是羡慕



5。 从羡慕到释然


当年羡慕,如今回味,有了新的体会:


“每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回家乡的人,亲情近了,但晋升空间窄;


留北疆的人,熬出了远火技术,风沙却成了常态;


转业早的同学,赶上经济风口,也踩过裁员坑。


谁快、谁慢,不是一年两年的对照,而是一辈子的拉长赛道。


6。 给现在的上班族与退休朋友的一点提醒


如果你正纠结跳槽、调岗、搬家,先问自己三件事:


1) “换过去,核心需求能满足吗?”


2) “有人脉、空编、机会三要素同时存在吗?”


3) “失败后,你扛得住代价吗?”


搞懂这三点,再行动,心里就不会总被“别人家的选择”牵着走。


——结尾——


北疆的风把我吹成了老兵,也吹散了当年的嫉妒。现在偶尔碰见新同事想调回老家,我只说:路在哪儿,不试试永远不知道;一旦迈出脚,也别怕风沙,人生这场行军,人人都得自己背锅、自己走完。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