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排行榜 2025年10月12日 00:37 2 cc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扒着黄河的脊背活了两千年。

西汉元狩二年设金城县,夯土城墙刚垒起,驼队铃铛就从长安滚来,

筏工光着膀子把羊皮筏子摔进浪里,号子撞得两岸石头发颤。

隋开皇元年定名兰州,这名字就像块烧红的铁,烫在丝路中段。

霍去病率轻骑踏过黄河冰面击匈奴,玄奘牵着马从城门洞钻过,

城墙被战火啃出的豁口,总被百姓用黄土和汗堵上。

如今牛肉面摊的辣油泼得滋滋响,黄河铁桥的铆钉还卡着百年前的风。

老筏工用整张羊皮扎筏子,年轻人捧着盖碗茶蹲在桥边,

喝下去的是丝路风尘,咽不下的是这城骨头里的硬气。

今天,跟诸位聊聊兰州的特产……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百合

始于清咸丰八年,扬万贵从陕西引种,经谭钟林推广,1890年成蔬菜上市。

当地婚宴必用百合,取“百年好合”之意,

炸百合更似艺术,

花瓣层层叠叠如“青苍暗接多重叶”,咬一口“甜到心尖尖”。

瓣大肉厚,洁白如玉,清甜脆爽无苦味,富含锌硒,可鲜食、炒西芹、炖雪梨

生长期长达九年,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外地人带它回家,就是带回了兰州的“甘味”与祝福。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软儿梨

南宋始植,什川古梨园存九千余株百年老树,

清光绪《重修皋兰县志》载其“冬末春初变软变黑,肉成浆状,甘如蜜”。

于右任赞“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

果农称其“黑金”,冻硬如秤砣,化冰后吸汁,

甜似哈根达斯,润肺止咳,乃兰州人冬日待客“标配”。

初摘时青黄泛红,酸涩噎嗓;

经四十日窖藏冻融,果肉糖化成蜜浆,褐黑如墨,果皮薄如纸,一咬爆汁,冰甜直冲喉头。

什川人用“天把式”梯子爬树管护,此技艺列省非遗。

如今冷链技术让软儿梨四季可售。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黑瓜子

别称“牛眼窝”

清光绪十八年《重修皋兰县志》“籽瓜子黑而大,专取其子收之”,种植史超百年。

籽瓜原产非洲,经丝绸之路入兰州,砂田种植与昼夜温差成就其“片大、皮薄、肉厚”特质,

白心黑边如牛眼,1983年获外贸部出口荣誉,远销东南亚,被誉为“瓜籽之王”。

当地人偏爱淡味软质瓜子,嗑到“门牙出豁豁”是绝活。

炒制讲究火候,需“连翻、看饱满、闻香”,加盐焖制后香而不碎。

婚宴节庆必摆,是兰州人“慢嗑话长”的烟火气,

连瓜子壳都带着黄河边的日光与风土。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冬果梨

清雍正年间已有栽种,现存二三百年古梨树,果肉细脆多汁,含糖量8.9%,

耐窖藏至次年6月。

《甘肃通志》载其“生津润肺”,

热冬果炖煮时加冰糖、蜂蜜,魏征曾以此治母咳,

成陇上“八梨”之首,靖远、七里河主产,年产量3000吨。

老兰州冬季必囤,街头砂锅慢炖,果肉透亮如琥珀,

咬开汁水四溢,甜中带酸,花椒与桂皮香气萦绕,既解干燥又润喉,是地理标志产品

更藏着“热冬果”雕塑下的市井烟火,一口下去,连魂儿都润透了。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榆中大白菜

四百年前《临洮府志》里就记着这口鲜。

明万历年间,榆中人用黄河水浇灌黄土塬,

种出的白菜叶球紧实如炮弹,外叶翠绿内叶嫩黄,生吃甜脆赛过梨,熟炒鲜香透骨

当地老话讲:“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2010年它拿下了农业部地理标志

如今榆中娃娃菜、大白菜直供南方餐桌,成了“高原夏菜”的顶梁柱。

这菜不简单,昼夜温差大、日照足的黄土高原养得它糖分、维C高,纤维少到能生啃。

当地人最爱的吃法是“翡翠白玉汤”

大白菜配嫩豆腐,撒把葱花,汤头清亮鲜甜。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腊羊肉

老兰州人喊它“攒劲货”!

唐时已有踪迹,李贺梦魂萦绕的“陇西味”,如今仍是游子归乡必带的手信。

祁连山羊硬肋肉,抹盐、花椒腌两天,再浸酱油黄酒七日,

风干后肉红透亮,膘白如玉,咬一口肥而不腻,瘦而不膻,香得人直咂嘴

传统吃法讲究“热馍夹冷肉”

配蒜辣子醋汁,或是与萝卜炖一锅,热气腾腾暖到脚后跟。

这味儿,是黄河水养出来的豪气,

也是千年烟火熏出的乡愁,外地人尝过,总说“比啥都实在”!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三泡台

盛唐起源,茶盖、茶碗、茶托三件套似“炮台”,藏着“天盖地载人育”的朴素智慧。

明清时沿丝绸之路入西北,与回族“刮碗子”习俗交融,

成了兰州人“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的市井烟火。

这茶用云南春尖打底,配桂圆、枸杞、葡萄干、冰糖,喝时得“刮”着喝

碗盖轻推茶汤,茶香裹着果甜直钻鼻子。

黄河边茶摊上,晒着太阳嗑瓜子,就着一碗三泡台,看白塔山日落,才是兰州人“满福”的日子。

官方称它与牛肉面、

《读者》并称“甘肃四宝”,外地人带它回家,就是带走了半城西北的魂。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苦水玫瑰

兰州永登的“高原香魂”,已有200多年种植史。

乾隆《甘肃通志》“玫瑰出兰州,苦水最优”,1984年定为兰州市花。

其生长于丹霞地貌富硒土壤,花托壶型,花瓣18-24枚,深粉如绸

甘甜微涩,出油率比大马士革玫瑰高41.8%,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当地人常说“尕日子过得像玫瑰”,既指花香四溢的生活,

也暗喻其“药食同源”的实用价值,

泡茶、做酱、酿酒,连面食里都飘着玫瑰香。

每年五月初八猪驮山庙会,正是玫瑰盛花期。

村民们边采花边唱“花儿”,

花田旁的作坊里,古法蒸馏的玫瑰精油正滴入陶瓮,香气能飘三里地。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兰州白粉桃

古称“金城桃”,三千年前已载于《汉武帝传》,明清时更作贡品。

麻姑大仙抛桃核的传说,让安宁堡成了“十里桃乡”。

七八月间,桃皮薄如纸,撕开小口吸吮,汁水甜过蜜,当地人直喊“唏嘛甜”!

果肉软糯似化,咬一口满嘴生香,富含维C与果胶,促消化还润肺。

如今虽因城建桃园缩水,但皋兰、七里河仍产正宗货,

快递隔日达,外地人必捎几箱,这口甜,是兰州夏天的魂!

才发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这9大特产更是王炸,好吃还不贵!

所以啊,朋友。

下次别只盯着那碗面。去市场称半斤腊羊肉,让摊主切得厚些;

挑两个冻出蜜的软儿梨,捂在手里化开;再抓把黑瓜子,蹲黄河边慢慢嗑。

你咬开百合的脆,咽下软儿梨的冰,舌尖还留着玫瑰的香。

这些吃食会告诉你,

兰州是嚼得动的千年风沙,是咽得下的滚烫日子。

带点走吧,把兰州的硬气和甜头,都揣进兜里。

#头条创作嘉年华#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