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03:35 3 admin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多地政府已启动百亿级新基建示范项目,但巨大的投入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万亿级市场真正落地尚待时日


文|《财经》记者 王静仪

编辑|王延春

“注意!右侧盲区有行人横穿!”车内传来提示。原来是道路两侧的传感器看到了人类视觉死角里的危险信号,实时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车内,一场事故被提前化解。

车和路连在一起了,尤其在恶劣天气或视线受阻等情况下,车辆能通过协同感知技术获取目力范围之外的道路信息,行驶效率和安全性得以明显提高。

在多层停车场里,停车场地图与实时动态车位信息被直接传送到车内,驾驶人不再需要开车绕上一圈又一圈就能找到车位,这不仅让拥堵减轻、停车顺畅,也为停车场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盈利创造了空间。

一动一静两大类场景,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对于城市交通的价值。作为智能交通的代表,车路云一体化是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增加道路感知基础设施,车端、路端数据通过云端通信实现协同,“聪明”的车行驶在“智慧”的路上,本质是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一体。

这不是设想,而是已在发生的现实。2024年开始,北上广深等20个城市在五部委的部署下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同期交通运输部推动水陆联动的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全国有多段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完成改造,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发芽,多个项目投资达百亿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研究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势头强劲。

而当前限制车路云一体化更大规模铺开的,当然还是成本,或者说收益产出。道路升级作为新基建,多由地方政府出资,平均每公里的投资就高达数十万乃至百万元,但如何收回成本、产生的数据属于谁、数据如何变现,种种问题尚不明确,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在近期举办的“2025车路云50人年度论坛”上表示,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新型基础设施,需实现标准化设计、系统性建设、长周期运维、跨区域互联互通,且投资容错率低,当前建设停留在试验阶段,还需要政府、企业在规范、技术、组织等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加速大规模产业化落地。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百亿级新基建,成果几何

车路云一体化,政策之风劲吹。

《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等实现数字化转型;2024年9月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统筹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干线道路沿线车联网路侧设施”“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

根据2024年《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首批20个城市成为试点,包含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长沙、重庆、南京、苏州、成都、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等,目标是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

百亿级示范项目在多地随之启动,北京市近10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新基建项目规划公布,武汉市17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福州、鄂尔多斯、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相关项目启动招标,让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落地。

以北京为例,以经开区为核心,实现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超30家车企的800余辆自动驾驶车辆运行,市民出行可常态化使用App“打车”;同时整体车流量上升,交通效率提高。未来范围希望扩大到北京十二区,建成超20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北京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于2025年9月表示,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1万张。

试点一年,经验几何?作为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领军专家,李克强总结道:车路云一体化是交通系统全局性和协调性底层变革,中国率先践行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已完成十大功能场景攻关。

一个典型场景是在匝道上,因为车辆在匝道合流时速度差异大、视野受限,剐蹭事故频发,这也是当前自动驾驶高频事故场景,而车路云平台可以推送周边车辆状态并规划最优合流轨迹,实现协同式车辆汇入汇出。

李克强说,十大场景已成为智慧公交、无人配送、智慧出行乘用车、城市物流、公路物流、智慧环卫、智能充放电和数据闭环与增值服务等八大应用系统的核心支撑,推动智能交通从“试验场”走向“生活场”,实现技术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比如智慧公交,通过融合交通信号灯优先、编队行驶两大技术,公交车的准点率得以提升,能耗下降,目前北京、广州试点线路日均载客量较传统公交均有增长。

再比如,针对个人车辆,通过融合交通管控与泊车引导技术,引导新能源车辆前往空闲充电桩,实现“自动寻桩-无感充电-预约离场”,提高充电效率。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投资很大,收益在哪

车路云一体化投资巨大,以北京经开区为例,作为中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经过四年多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也仅完成600平方公里。

投资如此昂贵,因为示范区内的所有车辆、道路以及通信网络全部需要软硬件改造,同时搭建统一指挥系统和管理平台,按照工信部的技术要求,涉及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路侧设备铺设、车载终端安装、统一平台建设等,是一项从底层框架到单点应用的系统性工程。

《财经》记者查阅从各地招投标公告来看,招标主体多是地方城投平台,建设资金主要来自财政资金,平均每公里预算动辄百万元。以浙江省天台县2025年8月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示范应用项目苍山大道隧道工程招标公告”为例,投资估算1.85亿元,用于建设两线960米的城市主干路。

投资很大,但收益在哪?商业模式不清,导致政府以外的主体普遍缺乏参与意愿,也限制了车路云一体化从20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的进程。

车路云一体化中第一位是“车”,汽车企业参与建设的程度却较低,《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车企的单车数据甚至没有接入示范区的统一平台。

因为在不少车企看来,车路云一体化的价值值得认可,但由于基建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彻底覆盖所有道路,如果只是碎片化信息,用户难以接受,智能交通还是要靠汽车本身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而且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成本极高,车企资金压力较大,参与动力不强。

过于分散的组织架构、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使得车企方难以很好地融入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之中。“现在建设方、运营方太多了,大多城市可能是每个区一个总包商,没有统一的场景数据对接方。想要让车企对接路段数据很难,太多分包商了。”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芹说。

这样的行业现状,当然要靠统一的国家级规划来解决——车路云一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应对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通过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更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将“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列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按规划,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链上参与者众多,涉及汽车、交通、通信三个产业的升级融合,一般被划分为五大部分,即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相关支撑平台、通信网,协同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被认为是通往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车路云并非仅仅是汽车智能化,而是一个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可以和汽车、交通、城市等不同领域进行链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发展方案。在这一属性下,汽车无需过早地背负一些本应属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包袱。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商业变现的多种可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研究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增长势头强劲。另据赛迪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

车路云一体化是一个技术概念、产业概念,也是经济概念。如何从20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这个万亿市场真正落地尚待时日。

轻量化、广覆盖,是重庆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王璐认为可行的投资方式,“当前的道路投资很重,要新加很多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同时新建通信设备,这固然很好,能获得高精度数据,但投入太大,很难大范围铺开。建议轻量化布局,接入红绿灯和潮汐车道等核心数据,在复杂路口加装传感器,尽量复用智慧城市已经建过的算力,快速覆盖全城”。

王璐告诉《财经》记者,完成全城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就有了关键的商业场景,可以和地图公司、自动驾驶公司、汽车制造商等沟通合作,创造商业价值。一城再普及到下一城,经验可以复用,无需考虑各地财政实力差异。

更关键的是,数据或许会成为产业的核心。车路云一体化每天乃至每小时、每分钟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包括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状态数据、车载视频、路侧视频及点云、路侧感知结果数据、交通流量指标等数据资源。运营平台可以向相关机构开放合作,一同将数据变现。

王璐认为,数据变现有至少三种可能性:其一对收集到的路侧数据进行合规清洗加工,通过市场化定价,卖给自动驾驶公司;其二,由于车路云一体化势必要用到更多的算力和更多的流量,通过绑定三大运营商,对整体流量收益进行分成;其三是对路权直接收费,例如武汉已对自动驾驶公司按年收取牌照费用。

根据《亦城时报》今年6月报道,北京经开区的运营平台北京车网公司已汇聚超1000辆的自动驾驶车辆监管数据,1600余个路口全息感知数据,全域覆盖的高精度地图数据,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相关第三方平台数据。该公司正在招募合作伙伴,包括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车企等数据需求方,数据标注企业、算力平台等数据服务方,以及数据提供方等,合规推动产业数据价值释放。

“不应该只把车路云一体化当作财政投资,就像高速公路的建设模式,车路云一体化完全可以打造出一种多方参与的收益机制。”王璐以江苏无锡举例,中国移动公司已经参与投资全城车路云一体化道路基础设施,未来车辆要利用这些软硬件设施,必须对流量进行付费,就像手机要交话费,三大运营商已经看到了车辆市场的无限潜力。

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手机的用户量已经日益饱和,未来的突破正是在于车联网。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跑在道路上,仅仅对每台车收费10块钱,都是庞大的收益。

张永伟则认为,商业化可以分三层,传统基建的智能化升级应当由政府投资为主;第二类,基础网络交予通信运营商承担;第三类,路侧算力、智能化设备可进行社会化融资建设。在具体的模式设计上,他认为,可以借鉴高速公路的建设模式,即“主体借债、运营偿债”的方式跑通投融资机制。

不可否认,当前地方政府财力普遍紧张,对大规模基建投资趋于谨慎;多元参与者的商业模式也刚开始探索,没有形成可行案例,不过在王璐看来,谨慎投资不是坏事,认真思考投入产出逻辑后再行动,避免大干快上后的资源闲置,慢也是一种快。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