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言人生漫长,如同一条曲折的小径,年少时奔跑于光阴前方,盼望着山那边的风景。三十而立,六十知天命,岁月悄然滑过指缝,我们也从热闹的洪流中,渐归于平...
2025-10-08 0
2023年,美国彭博社刊登的一篇文章,直接把中美力量对比摆上台面,作者裴敏欣直言中国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对美国让步,要么等着被毁灭。这话听起来挺狠的,但得放在当时背景下看。
那是布林肯访华前夕,文章标题叫“中国最好听听布林肯必须说的话”,核心意思就是中美军事实力差距大,中国如果不接受美国的军事护栏提议,就得面对严重后果。裴敏欣作为作者,他的观点基于美国国防报告和冷战经验,认为中国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的举动风险太大,不设规则容易擦枪走火。
现在回过头看,这篇文章引发了不少讨论,但中美关系后来也没按他说的那样发展成对抗,反而通过一系列高层互动稳住了局面。
那篇文章是2023年6月15日发的,正好在布林肯访华前三天。裴敏欣在文章里引用美国国防部报告和冷战美苏案例,说美国想设军事护栏,比如热线沟通和空中海上行为准则,避免意外冲突。中国当时觉得没必要,因为中美力量对比没那么悬殊。
裴敏欣认为中国错了,如果拒绝布林肯的提议,继续在南海和台湾海峡“危险博弈”,就会付出高昂代价。他强调美国有强大军事和经济优势,中国面临两个选择:接受护栏让步,或者等着局势恶化到毁灭边缘。
这不是随便说说,文章基于当时中美紧张氛围,比如气球事件后关系降温,布林肯原计划2月访华被推迟。彭博社作为美国主流媒体,选择这个时机发文,明显是为访华造势。文章一出,迅速在社交平台和外交圈传播,有人转发链接讨论,有人打印分析。
布林肯的团队那时在准备行程,重点是推动军事对话。文章没直接代表美国官方,但反映了部分鹰派观点,认为中国崛起挑战美国霸权,必须通过规则约束。裴敏欣的立场一贯偏向美国,他过去写过中国内部挑战多,外部需警惕,这篇文章延续了这个调调。
访华本身是2023年6月18日开始的,布林肯到北京后,先在钓鱼台国宾馆和王毅谈了五个半小时,交换意见,同意保持高层交往。第二天,双方承诺稳定关系,避免竞争变冲突。访华后,布林肯回华盛顿,向媒体说有进展,包括邀请秦刚访美。
7月,耶伦去北京,推动经济对话,谈贸易平衡和金融稳定。8月,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焦点在科技合作上。11月,中美在旧金山会晤,达成“旧金山愿景”,覆盖禁毒、气候和人工智能领域。2024年4月,布林肯再访中国,和王毅讨论台湾和南海,重申沟通渠道。
美国那边,债务问题堆积,经济增长慢,中东事务牵扯精力,沙特不听增产石油的话,影响力下滑。中国经济保持增长,2024年GDP超18万亿美元,制造业完整。军事上,航母群和歼-20部署加强。
进入2025年,中美关系有新动静。1月,新政府上台后,特朗普推动关税调整,4月9日签令,把对中国进口税率提到104%,最低关税90%。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但中国通过多元化市场稳住出口。5月,欧洲领袖劝特朗普支持乌克兰,中国在全球事务强调合作。
7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对华投资科技领域。中国回应加强本土创新,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先。8月,中美重启军控对话,避免太空和网络冲突。到现在,中美关系虽有摩擦,但通过机制稳住,没滑向对抗。
聊到中美力量对比,得说2025年的实际情况。美国还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国防预算超9000亿美元,有11艘航母,全球基地多,盟友体系强。但中国军事进步快,2025年军费约3000亿美元,海军舰艇数量超美国,055驱逐舰和歼-20数量增加,导弹技术领先某些领域。
全球火力指数显示,美国综合排名第一,中国第二,但差距缩小。中国在亚太投射力强,美国全球部署分散。经济上,美国GDP约28万亿美元,中国超20万亿,购买力平价中国已超美国。
2025年,中国出口占全球16%,制造业链条全,5G和AI领先。美国创新强,但债务超35万亿,通胀压力大。中国债务也高,但增长率5%左右,美国2-3%。美国软实力如好莱坞和大学影响力大,中国“一带一路”覆盖140国,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俄乌冲突消耗美国资源,乌克兰失利让盟友质疑美国武器。中东沙特转向中俄,东南亚国家表面亲美,实际和中国经济绑紧。越南等国对美友好,但贸易额中国占大头。美国内部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大,中国社会稳定,基础设施领先高铁和港口。总体看,中美差距没文章说的那么巨大,中国有底气维护主权。
裴敏欣的文章当时像石头砸湖,掀起波澜,但现实发展证明中美不是零和游戏。两国合作空间大,像气候和反恐,需要携手。文章低估了中国实力,忽略了美国内部问题。
2025年,中国在全球影响力升,推动多极化。美国坚持单边,代价大。裴敏欣继续写评论,但中美通过对话避开陷阱。中国崛起是大势,美国需调整心态,共存共赢。否则,硬扛谁都讨不到好。
相关文章
文/之言人生漫长,如同一条曲折的小径,年少时奔跑于光阴前方,盼望着山那边的风景。三十而立,六十知天命,岁月悄然滑过指缝,我们也从热闹的洪流中,渐归于平...
2025-10-08 0
2023年,美国彭博社刊登的一篇文章,直接把中美力量对比摆上台面,作者裴敏欣直言中国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对美国让步,要么等着被毁灭。这话听起来挺狠的,但...
2025-10-08 1
明天就是寒露,作为深秋的“节气分水岭”,气温会一天比一天低,早晚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空气也干得让人喉咙发紧、皮肤发痒。老辈人常说“寒露不补,秋冬受苦”...
2025-10-08 0
广西合浦县一家月饼企业的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一名员工不幸身亡。然而,这起悲剧在网络上却被传得面目全非——“工人掉进机器几天后才被发现”、“做出来的...
2025-10-08 0
多年前,年轻人都羡慕王思聪的生活,豪车别墅、顶级消费,朋友圈随便一晒都是奢华配置。他父亲王健林那句"定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更是让普通人意识到财富鸿...
2025-10-08 1
【来源:新闻坊】好大两只螺乍一看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10月7日,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近日,上海虹桥机场海关关员在监管入境航班时,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
2025-10-08 1
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一变天就隐隐作痛? 昨晚刷手机,看到北京朝阳公园又倒下一个穿短袖晨跑的大爷,120来得飞快,还是冻得直哆嗦。 我盯着屏幕,心里...
2025-10-08 1
蹲到一半膝盖咔一声,腰像被电钻,第二天连马桶都不敢坐——别急着骂自己老,八成是你把深蹲做成了“深坑”。 上周,北京一个26岁程序员在健身房被扶上救护...
2025-10-0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