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0日 07:37 1 cc

在加沙市西部奥马尔·穆赫塔尔街旁的一条小路上,曾经安静而浪漫的谢克大楼,如今成了一座满目疮痍的避难所。那条过去被称作“恋人街”的林荫路,曾是情侣们远离保守目光的隐秘去处。现在,围绕这栋六层建筑的,是成堆的瓦砾和坦克履带的痕迹。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这座大楼曾是加沙中产的象征,如今只剩下被弹片击碎的墙面和一个巨大的炮洞。战前光鲜的商店和餐馆被子弹洞点缀,修剪整齐的公园被灰尘掩埋。两年战争之后,这栋大楼成了加沙人流离失所生活的缩影。

原来的住户早已离开。地面层的储藏间被木板封住,十套公寓中有八套成了临时避难所。每个房间里都挤着因战争失去家园的家庭。

哈迪尔·达班,四楼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26岁的哈迪尔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九岁的朱迪、六岁的穆拉德、两岁的穆罕默德——在这里住了两个月。每月1000谢克尔的租金换来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破布遮住弹洞,塑料袋堆在墙边。这是他们第十二次搬家。

他们原本住在图法区。战争第一周逃离,几个月后返回。2024年3月15日,一次空袭摧毁了邻楼,炸死了她的婆婆,三个孩子受伤,丈夫被埋在废墟下。几小时后他们才将他挖出,昏迷不醒。送往希法医院后,医生说他颅骨骨折。三天后,以军封锁医院进行军事行动,哈迪尔被迫与丈夫分离。直到部队撤离,她才在医院废墟中找到幸存的丈夫。

如今她的丈夫仍需复诊,但医生们已撤往南部。哈迪尔说:“我的邻居们都换了,没人留下。有人去了南方,有人死了。没有邻居这个概念了。

当天,加沙城正在再次疏散。以军发布“最后警告”,要求居民撤离,但谢克大楼里的家庭都选择留下。炮声在窗口外响起,灰色的烟云升起,孩子们没有一丝反应。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这栋大楼建于2008年,位于希法医院以南两个街区,曾紧邻美国国际学校和巴勒斯坦议会。战争初期,以军推进至此,房主沙克尔·谢克说大楼曾被用作以军的观察哨。墙上仍留有希伯来语涂鸦“最后的武士”。

以色列军方未回应是否曾在此作战,但确认三月在周边打击了巴勒斯坦狙击手阵地。如今,楼内住户频繁更换,没人再记得那时的细节。

穆娜·阿敏·沙贝特,五楼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59岁的穆娜带着丈夫、儿女和孙辈住在弹孔累累的房间里。她说:“两天前,子弹打进楼里,我抱着孩子跑去墙角躲避,只能祈祷。

穆娜同样来自图法区。那里的房屋在战争头几周被夷为平地。她一家失去一切,只能重新收集锅碗瓢盆。“饥荒来了,我们磨鸟食充饥,吃野菜活着。两年后我觉得自己已死,只是行尸走肉。”

联合国估算,加沙90%的住宅受损或被毁。整片街区的历史和社群一同消失。但家的概念仍在心里延续。穆娜的孙女们在画纸上画出一座粉红天空下的小屋——与现实的废墟毫无相似之处。

她的五个儿子分散各地:有人去了南方,有人寄居岳家。“我们被拆散,分离是最痛的。家、健康、亲人都没了。”

绍卡特·安萨里,一楼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他来自贝特拉希亚,如今那片地区已被夷为荒地。母亲和妹妹睡在南部街头,而他带着妻子和七个孩子住在谢克大楼的一层。四个月前,他的弟弟外出取面粉后失踪。

“我们到处找,都找不到。”

不断的迁徙让家庭支离破碎。绍卡特说:“我们以前生活还算可以,现在兄弟失踪,家人分散。”
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忘了识字。“我们的生活被冻结了。”

几天后,哈迪尔再次打来电话。以军在区域上空投下烟雾弹,预示地面行动即将展开。她正收拾行李,准备与兄弟一同向南逃亡。“我们会住在街上或帐篷里,”她说,“无论怎样,都无法重建内心。我的孩子不再像孩子,他们眼中只有痛苦。

从“恋人街”到废墟 加沙家庭的漂泊

在加沙的每个角落,幸存的建筑都成了流离者的中转站。家庭在战火中聚散。即便未来和平谈判成功,重建开始,他们的旧生活也已消失。

这场战争,抹去了回家的路。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边界透视观点。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