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9日 04:37 1 cc


如果你告诉外地人邢台有三千五百年历史,对方会觉得这地方真够古老的,然后问起它现在的情况,你得说它在河北的GDP排名靠后,城市规模跟县城差不多,连地铁也没建起来,它不是没有资源,只是没把资源用到合适的地方,祖上留下的东西太多,反而成了现在的负担。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它确实有过辉煌的时候,商朝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建都,唐太宗、郭守敬、魏征这些人物都是本地人,开元寺、扁鹊庙、邢窑遗址这些都不是摆着看的,全是实打实的国宝级文物,城里的“卧牛城”格局还在,泉水也没有完全干涸,全国能完整保留这种古城结构的地方,数起来一只手都够用,可这些老物件,游客来了拍张照片就走,没人愿意多停留。


交通条件其实很方便,京广高铁、京九铁路和石武高铁都从这儿经过,高速公路也很多,机场能够起降大型飞机,还建设了五个县的通用机场。按理说人流物流应该很兴旺,结果车流量虽然大,钱却没留下来,路过的人多,真正消费的人少,不是道路不通畅,而是大家觉得这里不值得花钱。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产业上,这里有几个全国甚至全球第一,羊绒出口量最大,单晶硅产量最高,方便面产量也是全国冠军,冀中能源、晶龙集团、邢钢这些企业都是五百强,但厂子赚的钱大多没留在本地,产业链太短,研发、设计和品牌都在外地,工人多工程师少,制造强创新弱,产品卖出去了,利润却没多少。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教育问题,全市只有两所本科以下的学校,没有重点大学也没有双一流高校,年轻人考上大学之后基本都不回来工作,本地企业想招懂技术的人,只能去外地想办法挖人,郭守敬虽然是这个地方的人,可现在的年轻人连他的名字也未必知道,文化符号虽然响亮,但现实中的支撑实在太弱。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旅游发展有动作,但进展缓慢,西边太行山主打山水游玩,东边平原推广农业旅游和康养项目,景区数量超过六十个,其中不少属于A级景区,问题在于缺乏有效串联这些景点的方法,游客参观完一个地方后,不清楚接下来该去哪里,也没有明确的指引,宣传力度不足,在抖音平台难以刷到相关信息,微博上缺少推荐内容,甚至本地居民对哪些地方值得游玩也了解有限。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它不像丽江那样依靠旅游行业来维持生计,也不像东莞那样依赖工厂作为经济支柱,这座城市处在中间位置,各方面都有一些基础,但没有哪一方面特别突出,历史积淀过于深厚,让它难以轻松前行,交通网络虽然密集,却导致资源更容易向外流动,产业方向过于专精,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文化底蕴虽然深厚,普通民众却难以从中受益。


我常想,我们对古城的理解可能错了,总觉得保护好城墙、修好寺庙就行,其实古城要活下来,得让人愿意来、留下、花钱,邢台不缺故事,缺的是把故事讲给现代人的能力,不缺工厂,缺的是把工厂做成品牌的思路,不缺学生,缺的是让学生留下来工作的条件。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它的问题其实挺普遍,很多老城都这样,历史越厚重,转型就越困难,不是不想改变,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政策给过了,资金也投入了,效果总是慢一拍,并不是没有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对不上。


高铁路过的时候,车里的人往窗外看一眼城墙,随手拍张照片,又继续低头刷手机,游客在开元寺门口买个纪念品,吃完泡面就离开,资本看到那些数据,摇摇头说还得再等等,它其实不缺资源,只是不太会把这些资源换成钱,也不缺历史故事,就是还没找到让这些老东西能赚钱的办法。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